打开APP

“精准治肺”助力畅快呼吸 上海六院为慢阻肺患者完成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

来源:上海六院 2025-05-16 11:35

呼吸内科主任任涛教授表示,这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中重度慢阻肺治疗迈入精准介入时代,为COPD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近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任涛主任团队成功为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实施了经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该技术通过微创手术减少靶肺段肺气肿容积,实现肺组织重塑,改善患者肺功能。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活动后气促症状明显改善。首例经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的成功应用,为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带来新希望,也标志着上海六院呼吸内科在慢阻肺微创介入诊疗领域迈上新台阶。

 

 

李大叔(化姓)今年52岁,患慢阻肺已有十余年,饱受咳嗽、咳痰、气喘之苦。近2年来气喘愈加严重,平时上下楼都喘得不行,体力劳动更是一点也不能承受,即使长期使用吸入药物仍不能完全缓解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不堪疾病困扰,李大叔慕名找到上海六院呼吸内科。

呼吸内科专家团队认真讨论了李大叔的病情,结合肺功能和胸部CT影像,发现其肺部病变呈典型的非均质性肺气肿改变,充分考虑患者身体的耐受性,专家团队决定通过支气管内窥镜热蒸汽消融术进行治疗。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郭忠为患者进行热蒸汽消融术,支气管镜通过气管插管进入气道,达到肺部病变组织处,导管前端球囊充盈固定后,喷注热蒸汽10秒,通过导管将热蒸汽输送到患者的靶肺段。该治疗可以让肺部病变组织受热坏死并触发局部无菌性炎症,肺部黏膜形成瘢痕,产生不可逆的肺实质纤维化及肺不张,纤维挛缩塌陷后,减少了肺气肿,为正常肺组织提供更多空间实现气体交换,从而大幅提升肺功能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整个手术过程仅耗时20分钟。

 

手术选患者左上叶尖段,消融导管进入靶支气管,球囊扩张阻塞气道后向气管内喷射热蒸汽10秒钟,治疗后气管黏膜变苍白,但无出血、肿胀等改变

据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边巍介绍,不同于传统肺减容术,该治疗方式无需植入支架或弹簧圈,术后恢复快,且无远期并发症风险,具有微创、精准、安全等优势。既能精准靶向病变区域,又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该技术适用于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尤其适合非均质性肺气肿患者,但术前需严格筛选,确保手术安全有效。手术团队为患者李大叔的术后康复制定了个性化方案,包括抗感染、祛痰、呼吸康复等治疗。术后一周,患者恢复良好,无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气喘胸闷症状也有好转,不仅复查六分钟步行距离有明显增加,复查胸部CT显示左上肺手术部位肺气肿区域缩小,同时健康肺组织区域明显增加。

 

术后1周与术前对比

热蒸汽消融促进了COPD肺气肿结构消退

 

据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进行性发展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不仅直接累及肺,也可引起显著的全身效应,有极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据资料显示,在我国慢阻肺患病人数达1亿人,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规范化诊疗率低,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一些慢阻肺患者在发现自身疾病时已达到中重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呼吸内科医生提醒:了解慢阻肺、远离慢阻肺、干预慢阻肺进程刻不容缓,市民可以通过肺功能来检测来了解自身的肺功能状况。

呼吸内科主任任涛教授表示,这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中重度慢阻肺治疗迈入精准介入时代,为COPD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未来,呼吸内科将继续深耕呼吸介入领域,推动技术创新,为不同病程阶段的慢阻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让“精准治肺”的理念惠及更多患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