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Medicine | Ganfeborole:开创未来结核病治疗新纪元

  1. 结核分枝杆菌

来源:生物探索 2024-02-23 09:34

Ganfeborole(GSK3036656)作为一种创新的苯并噁唑类抑制剂,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亮氨酸tRNA合成酶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抑制作用。

2月16日一项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研究“A first-in-class leucyl-tRNA synthetase inhibitor, ganfeborole, for rifampicin-susceptible tuberculosis: a phase 2a open-label, randomized trial”,为我们带来了一线曙光,GSK3036656(Ganfeborole),一种新型的leucyl-tRNA合成酶抑制剂,显示出对抗结核病有显著的早期细菌杀灭活性(EBA),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

 

Ganfeborole(GSK3036656)作为一种创新的苯并噁唑类抑制剂,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亮氨酸tRNA合成酶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抑制作用。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不仅为攻克耐药性结核病提供了新的希望,也为缩短治疗周期和减少不良反应开辟了可能。

 

亮氨酸tRNA合成酶是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通过抑制这一酶的活性,Ganfeborole能够直接阻断结核分枝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Ganfeborole针对的是结核分枝杆菌特有的酶,其对人类细胞的毒性极低,这一特性大大降低了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遇到的副作用。

 

此项2a阶段、单中心、开放标签、随机试验,通过精心设计,旨在提供关于Ganfeborole治疗效果的初步数据。试验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接受Ganfeborole或标准治疗(SOC)的组别。研究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科学严谨性和伦理原则,确保能够有效评估Ganfeborole的治疗潜力,并为后续更广泛的临床试验奠定基础。

 

所有参与者在入选前都需经过详细的健康评估,包括但不限于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测,以确保他们符合研究的入选标准。主要入选标准包括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未接受过结核病治疗、对利福平敏感的肺结核确诊患者等。

 

试验药物剂量和给药方式

 

该研究采用了递增剂量的策略,从1毫克起始,根据安全性和耐受性数据,逐步增加至5毫克、15毫克乃至30毫克。每个剂量组别的患者在14天的治疗周期内,每日一次口服Ganfeborole。此外,该试验还设有一个对照组,该组接受的是标准治疗(SOC),包括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的组合治疗。

 

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方法

 

早期细菌杀灭活性(EBA): 通过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菌落数量变化,来评估Ganfeborole的杀菌能力。这一指标能够直观反映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直接作用效果。

 

安全性指标: 包括对患者体征、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监测,以及不良事件的记录和分析。这些数据将用于评估Ganfeborole的安全性,确保其在临床使用中的风险可控。

 

药代动力学(PK)参数: 通过分析患者血液中Ganfeborole的浓度变化,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性。PK数据对于确定最佳的剂量方案和给药频率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细菌杀灭活性(EBA)

 

在对Ganfeborole进行的临床试验中,早期细菌杀灭活性(EBA)的评估结果显示了该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对痰液样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菌落数量的测定,研究人员观察到在接受Ganfeborole治疗的患者群体中,无论是低剂量还是高剂量组,菌落数量从治疗开始到14天后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低剂量组(1mg与5mg): EBA结果显示,即使是在最低剂量的应用下,Ganfeborole也能有效减少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这表明Ganfeborole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即便在较低浓度下也能发挥作用。

 

高剂量组(15mg与30mg): 在更高剂量的应用中,Ganfeborole显示出更为显著的EBA效果,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减少更加明显。这进一步证实了Ganfeborole在抗结核治疗中的潜力,尤其是对于需要更强疗效的病例。

 

研究期间EBA(早期细菌杀灭活性)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从基线到第14天、基线到第2天、以及第2天到第14天期间每天EBA变化率(混合模型重复测量分析)(Credit: Nature Medicine)

 

安全性分析

 

在安全性方面,Ganfeborole在所有剂量组中均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档案。通过对患者的监测和分析,记录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AEs)。

 

不良事件(AEs): 绝大多数报告的AEs为轻至中度,与Ganfeborole的治疗相关性低。常见的AEs包括轻微的胃肠道反应、疲劳感以及头痛等,这些反应在停药后均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改善。

 

严重不良事件(SAEs): 在该研究中,未观察到与Ganfeborole治疗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Ganfeborole作为新型抗结核药物的安全性。

 

药代动力学(PK)结果

 

药代动力学分析揭示了Ganfeborole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性。通过对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分析,研究团队能够更好地理解Ganfeborole的药物动力学特点。

 

吸收和分布: Ganfeborole在口服后能快速吸收,且在不同剂量组间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动力学特性。这表明剂量的增加能够相应增加血药浓度,无出现饱和吸收的迹象。

 

代谢和排泄: 初步数据显示Ganfeborole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并通过肾脏排泄。药物的半衰期与剂量无明显相关性,为后续剂量优化提供了依据。

 

Ganfeborole(GSK3036656)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结核药物,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早期细菌杀灭活性(EBA),为治疗耐利福平敏感性肺结核开辟了新的途径。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即通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亮氨酸tRNA合成酶来阻断蛋白质合成,标志着在抗结核药物研发领域的一大突破。

 

尽管Ganfeborole的初步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也必须认识到该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这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广泛适用性和统计力。其次,所有参与者均为男性,这限制了将研究结果推广到女性患者的能力。此外,研究中未涉及到耐多药(MDR)和广泛耐药(XDR)结核病患者,这是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