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D:科学家首次证实,BCL-2也是免疫检查点,新的免疫Combo来了!

来源:奇点糕 2023-09-01 16:01

虽然研究团队把BCL-2抑制剂增强DCs功能,进而改善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作用归类为“脱靶效应”(off-target effects),但相比各种各样的副作用,这类积极的脱靶效应当然多多益善。

近日,法国古斯塔夫·鲁西(Gustave Roussy)癌症研究所团队在Cancer Discovery期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BCL-2是制约人体内I型DCs(cDC1)功能的免疫检查点,敲除BCL-2或使用BCL-2抑制剂,可改善cDC1的激活和抗原提呈功能,与PD-1抑制剂实现协同增效,并有望用于实体瘤的治疗[1]。

 

图片

论文首页截图

 

法国研究者们能够筛选出BCL-2,借助的仍然是CRISPR/Cas9技术,但筛选对象并不是已处于终末分化状态的成熟DCs,而是能无限扩增的永生化未成熟DCs,这种细胞的转录组学特征整体与成熟DCs相似,且可以使研究者准确筛选出影响DCs关键功能,或是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基因[2]。

 

BCL-2就在研究者们对抗原提呈功能相关基因的筛选中脱颖而出,同时它还与DCs凋亡有关,再加上它又是有药可用的“现成”靶点,自然会成为探索重点。

 

初步实验就显示,使用维奈克拉或在研的其它高选择性BCL-2抑制剂,都能增强永生化未成熟DCs或骨髓来源DCs的抗原提呈功能,但BCL-2抑制剂的作用需要依赖DCs的自噬,对自噬功能缺陷的DCs(敲除Atg5/Atg7基因)无效。

 

图片

BCL-2抑制剂可增强DCs抗原提呈功能

 

敲除BCL-2或使用BCL-2抑制剂后,永生化未成熟DCs内表达上调的基因,大多数(82%)都与I型干扰素应答有关,趋化因子(如CCR2/CXCR3)和共刺激分子(如CD80/83/86)受体表达明显上升,DCs分泌IL-1β、IL-6等白介素的能力也增强,这些都是增强DCs免疫激活作用的“利好消息”。

 

在纤维肉瘤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模型小鼠上的实验也显示,BCL-2抑制剂能够与PD-1抑制剂协同增效,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且对细胞表面标志物变化的分析显示,被BCL-2抑制剂激活的DCs亚群基本仅限于cDC1(表现为CCR7、XCR1、CD86及MHC-II类分子的表达上调)。

 

图片

BCL-2抑制剂能够与PD-1抑制剂协同增效,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

 

定向清除掉cDC1或T细胞,或是抑制DCs等髓系细胞从肿瘤引流淋巴结进入肿瘤部位,都会使BCL-2抑制剂的免疫增效作用消失,这就证明了cDC1在BCL-2抑制剂起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此外,将大量已敲除BCL-2的永生化未成熟DCs转移到荷瘤小鼠体内,也可增强T细胞和I型干扰素应答依赖性的癌症免疫监视、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且敲除BCL-2或使用BCL-2抑制剂,不会显著影响DCs的存活,这就为潜在的“过继性DCs疗法”提供了可能。

 

虽然研究团队把BCL-2抑制剂增强DCs功能,进而改善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作用归类为“脱靶效应”(off-target effects),但相比各种各样的副作用,这类积极的脱靶效应当然多多益善。

 

而且此前还有研究显示,BCL-2抑制剂治疗能够改善效应T细胞对结直肠癌的浸润[3],或许在BCL-2抑制剂的激励下,DCs能和T细胞们来个双管齐下?现在已经有一些临床早期研究,在评估BCL-2抑制剂和PD-1/L1抑制剂的联合使用,希望这些研究也能早点得到积极的结果~

参考文献:

[1]Zhao L, Liu P, Mao M, et al. BCL2 inhibition reveals a dendritic cell-specific immune checkpoint that controls tumor immunosurveillance[J]. Cancer Discovery, 2023.

[2]Zhao L, Liu P, Xie W, et al. A genotype-phenotype screening system using conditionally immortalized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J]. STAR Protocols, 2021, 2(3): 100732.

[3]Kohlhapp F J, Haribhai D, Mathew R, et al. Venetoclax increases intratumoral effector T cells and antitumor efficacy in combination with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J]. Cancer Discovery, 2021, 11(1): 68-7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