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生物谷专访|珀金埃尔默.刘疆:后疫情时代下生物药领域的开拓与布局

  1. 生物药

来源:生物谷 2020-09-18 14:05

生物谷专访|珀金埃尔默.刘疆:后疫情时代下生物药领域的开拓与布局|编者按|近年来,生物治疗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让更多疾病有了被攻克的可能。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加速了生物药的发展进程。在激励创新的同时,市场对生物药研发上市的进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序地开展研发,加速市场化进程已经成为当下生物医药领域面临的一项主要挑战。日前,在ING 20
|编者按|

近年来,生物治疗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让更多疾病有了被攻克的可能。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加速了生物药的发展进程。在激励创新的同时,市场对生物药研发上市的进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序地开展研发,加速市场化进程已经成为当下生物医药领域面临的一项主要挑战。日前,在ING 2020第三届免疫及基因治疗论坛上,生物谷有幸采访了珀金埃尔默大中华区生命科学业务总经理刘疆,就细胞治疗以及生物药开发等热点话题,以及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业务在华的战略布局,进行了交流。


珀金埃尔默大中华区生命科学业务总经理刘疆

|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业务的格局与优势|

生物谷:珀金埃尔默作为全球生化领域的领先供应商,特别是在药物高通量筛选、全自动化液体处理和样品制备方面位于业内领先地位。能否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的主要业务版块,各有怎样的优势?

刘疆:珀金埃尔默生命科学的业务可主要分为基础研究与工业应用两大板块。在基础研究层面,我们的解决方案可助力生命现象、细胞信号转导、疾病发生机理等基础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基础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对疾病和药物的发现,因此在工业应用板块,珀金埃尔默拥有从分子到细胞水平的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包括药物筛选、靶标确定、成药的综合评价等。

在细胞水平,珀金埃尔默今年推出的新品MuviCyteTM活细胞显微成像实时分析系统,能够对长时程细胞活动和类器官形成过程进行记录;此外,珀金埃尔默领先的高内涵成像表型分析平台和单细胞ICP-MS等技术,可以实现从类器官到单细胞的展示,实现细胞的新视野探索。与此同时,珀金埃尔默一直专注于高灵敏均相检测技术的应用开发,拥有专利技术AlphaLISA、LANCE和DELFIA。2019年,伴随Cisbio的加入,Cisbio HTRF技术与珀金埃尔默原有技术强强联合,可以为小分子药物与生物制药研发人员提供更为完整的药物开发与筛选实验解决方案。此外,对于临床前研究,珀金埃尔默的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可以实现从宏观(如在活体水平对疾病整体发展过程的观测)到微观(如在活体水平到细胞动态变化及基因表达的实时观测)的系统性研究。目前珀金埃尔默的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在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0%。


图片来源:PERKINELMER

|珀金埃尔默疫情趋势下的责任与担当|

生物谷:针对当今疫情的大趋势下,贵公司在病毒诊断检测以及生命科学领域,推出了哪些产品和解决方案?疫情带来了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刘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在珀金埃尔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作为一家医疗行业企业,我们应当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在疫情发生的第一阶段,首当其冲的是控制疫情蔓延,珀金埃尔默向多地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开展捐赠,核心捐赠物资包括我们的全自动核酸提取和反应体系构建系统Pre-NAT2,它能够实现全自动试剂分装、样本核酸提取纯化、PCR反应体系构建,可直接用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样本前处理。在疫情最严重时期,我们先后向湖北黄冈疾控中心、黑龙江省疾控中心、河南省疾控中心等多个地区的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捐赠了价值超过1000万元的医疗设备。在武汉方舱医院,我们捐赠给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援鄂医疗队的Pre-NAT2,帮助他们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减少了手工流程。

与此同时,珀金埃尔默的全自动核酸提取、测序建库工作站、高内涵成像和高通量筛选系统等科研仪器和试剂,为科研机构和药企开展病毒研究、药物筛选及疫苗开发等项目提供强大助力。以抗病毒药物筛选为例,我们与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化合物库合作,有经过中国FDA验证通过的国家筛选中心化合物库作为支撑,再基于我们的高通量筛选平台优势,为“老药新用”对治COVID-19提供了新的解决策略,进一步加快了药物的研发进程。

|为病毒检测、药物及疫苗研发、器官修复,提供助力|

刘疆:由珀金埃尔默中国团队研发的可用于临床检测和血站血源筛查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为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中和抗体的研发提供助力,目前该试剂盒正在全球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前不久,Nature杂志发布全球主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厂商的最低检测限数据,珀金埃尔默试剂的灵敏度位居第一1,在普筛、混检中均能满足检测需求。

新冠病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存在于多方面,因为病毒的ACE2受体广泛存在,所以病毒对人体内造成的损伤也可能广泛存在。因此除了病毒检测、治疗、疫苗开发以外,器官的康复、修复也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在这些方面,我们也将通过同相关科研机构、领域专家开展合作,希望能有所助力。

|珀金埃尔默免疫&基因治疗领域的战略布局|

生物谷:珀金埃尔默在免疫&基因治疗领域为用户带来了哪些应用或解决方案?您认为诸如CAR-T、PD-1等疗法在当前的疾病治疗中发挥了哪些作用?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刘疆:CAR-T 的应用有几个关键的步骤,首先是确定靶点。伴随Cisbio的加入,珀金埃尔默现在可以在靶点筛选上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全面的分子平台和检测方案,同时结合仪器的高通量筛选方案、自动化方案,助力靶点筛选的发现和验证。第二,关于T细胞扩增、安全性评价以及T细胞是否能够有效激活并有目的去杀伤肿瘤细胞,以及回输时副反应(包括各种细胞因子,分泌物表征检测等)的控制,珀金埃尔默能为用户提供一整套成熟的实验解决方案,比如:基于AlphaLISA技术的生化水平的Fc/FcγR结合assay、基于HTRF技术的ADCC相关生物标志物、细胞因子的定量assay、基于DELFIA技术的细胞杀伤检测assay等。第三,利用光学小动物成像平台,构建体外模型,把T细胞输入小鼠体内可以实现活体监测T细胞向肿瘤富集,从而验证CAR-T的有效性。

关于CAR-T、PD-1等疗法发展前景,目前PD-1/PDL1的适应性还比较窄,需要寻找开拓更多更有效的配体,从而在更多的疾病治疗中发挥作用。CAR-T在适应性方面仍有一些欠缺,比如CAR-T疗法在治疗实体瘤方面效果较弱。除此之外,生物治疗的成本问题也是我们比较关注的一大问题。因此,通用型CAR-T的研究开发将是大势所趋。


基于Nature报道改编

|珀金埃尔默免疫&基因治疗领域的制胜关键|

生物谷:CAR-T细胞治疗药物的成功上市,加速了更多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药物产业化进程,面对市场上“百花齐放”的局面,您认为存在着哪些机遇?珀金埃尔默又是如何布局的?

刘疆:关于细胞治疗类药物的研发、筛选、生产工艺改进的每一步都是紧密联系的,珀金埃尔默也做好了相关布局,同时,我们也在持续关注热点,顺应时势,创新研发。比如,针对怎样把冷肿瘤变为热肿瘤这一当下热门的研究话题,珀金埃尔默正在探索通过在细胞高内涵影像上作相应的改进和开发,试图在3D类器官成像上做更多创新,以实现增加通量并降低成本。我们将基于现有优势,不断扩展应用场景,开拓新的研究路径和方法。

细胞治疗的应用除了肿瘤这一热点之外,我们也看到有研究者提到了抗衰老、病毒感染、艾滋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使用细胞治疗的可能性。更多疾病治疗领域的开拓,需要我们基于靶点信号通路对细胞免疫拥有更清楚的认知,这也是珀金埃尔默的努力方向。

|中国市场下的生命科学发展|

生物谷: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有哪些特色?未来有什么发展趋势?

刘疆: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吸引了一大批国际一流人才的加入,随着国内研究条件的持续改善,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科研水平差距也进一步的缩短。结合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生命科学有几个主要方向值得关注:

从研究的方法论上,研究的纵深会进一步向微观和宏观扩展。近年来单细胞测序,冷冻电镜,单分子诊断等方法学上的突破使在分子层面探索生命过程和疾病机理成为可能。同时,计算能力和理化分析手段的进步推动了生物组学的发展,大数据和AI的应用使研究者可以从海量数据中建立有意义的生物模型,由此衍生出各种组学,从核酸,蛋白,代谢,以及表型等各个层面理解生命的本质。

从应用的角度,基础研究和临床的结合会更加紧密,即所谓的转化医学。 转化是倡导实验室与临床研究双向转化的模式,核心是要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因此转化医学的核心是打破基础医学、药物研究、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 加强研究与应用之间的结合,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个双向转化的桥梁,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发展。

另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对中医药的研究。中医药是中国特有的诊疗体系。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传承和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药方和诊疗手段。尤其是对肿瘤、 心脑血管疾病、遗传和代谢性疾病为代表的多因素致病的危险性疾病,中医药的整体诊疗理论常常能收到独特的效果。如何使用现代的研究手段对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做出科学的解释并形成普适性的治疗方案,是中国生命科学独特的挑战和机遇。

珀金埃尔默将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并将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结合我们在诊断、食品以及环境检测等应用市场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更有利的解决方案,真正践行我们“为了打造更健康的世界而持续创新”的企业使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