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魏文胜团队开发不依赖脱氨酶的嘧啶碱基编辑器——TBE
来源:生物世界 2024-08-07 10:07
通过优化连接氨基酸、引入具有合成倾向性的DNA聚合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编辑效率与编辑纯度。全面评估显示,TBE在基因组或转录组水平上都不会导致严重的脱靶编辑,这表明其具有高度的编辑特异性。
北京大学魏文胜团队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发表题为:Programmable DNA pyrimidine base editing via engineered uracil-DNA glycosylas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不依赖脱氨酶的DNA碱基编辑器——TBE(Thymine base editor),与现有的其他胸腺嘧啶编辑工具相比,TBE表现出更高的编辑效率、更小的细胞毒性和更低的脱靶现象。
图1:不依赖于脱氨酶的碱基编辑器
为了进一步提高胸腺嘧啶的编辑效率,研究团队通过对UNG结构理性设计、同源蛋白检索、定向进化筛选的策略找到了来自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的尿嘧啶DNA-糖基化酶(DrUNG)突变体可以在多个人类基因组位点上实现高效的胸腺嘧啶编辑(图2),编辑结果显示平均T-to-C、T-to-G及T-to-A的比例为52%、30%和18%。通过优化连接氨基酸、引入具有合成倾向性的DNA聚合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编辑效率与编辑纯度。全面评估显示,TBE在基因组或转录组水平上都不会导致严重的脱靶编辑,这表明其具有高度的编辑特异性。
图2:TBE在人类基因组多个内源位点实现高效的编辑
近期,多个团队也报道了基于人源化糖基化酶的胸腺嘧啶碱基编辑器。通过比较32个内源位点编辑结果,研究团队发现与基于人源的胸腺嘧啶碱基编辑器相比,TBE展现出更高的编辑效率。此外,细胞毒性实验也表明TBE具有更小的细胞毒性。
最后,通过将DrUNG突变体的mRNA与nickase SpCas9融合蛋白和sgRNA共转染到原代成纤维细胞中的α-L-艾杜糖醛酸酶缺陷细胞中,可以观察到该酶活性的恢复,证明了TBE在相关疾病治疗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
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魏文胜课题组博士后伊宗裔、博士后张小雪、博士研究生魏晓旭、本科生李佳怡(2024级研究生新生)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昌平实验室,北大-清华生命科学中心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