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精雕细琢重塑畸形拇指,六指少年重“握”新生

来源:上海六院 2025-08-20 11:11

复拇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手部畸形之一,表现为拇指分叉、重复发育或关节偏斜、骨关节发育畸形、肌腱发育不良等。

13岁的少年小张(化姓),先天性右拇指复拇畸形且合并虎口狭窄而浅,拇指根本无法张开,甚至无法完成抓握动作。小张从小就深感自卑,因他人的异样目光逐渐沉默寡言,甚至不敢在外人面前伸出手。今夏,小张的家长慕名来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寻求手与修复重建外科副主任医师周征兵专家团队的帮助。

8月5日,专家团队成功为小张实施了右手复拇矫正并一期皮瓣转移矫正虎口狭窄畸形手术,通过右拇指多指切除掌骨截骨、指间关节侧副韧带及关节囊重建、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指骨外固定及虎口区肌肉松解延长和局部皮瓣转移等综合治疗,拇指功能与外观得到显著改善,孩子的拇指终于重获新生。

复拇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手部畸形之一,表现为拇指分叉、重复发育或关节偏斜、骨关节发育畸形、肌腱发育不良等。小张的病情尤为严重,其右拇指重复发育,远端分叉为两指,共用部分指骨,但关节稳定性差,关节活动障碍,捏持物品时常出现无力或疼痛,虎口浅而狭窄无法张开,导致严重的手部功能障碍和外观畸形。家长也曾带其辗转多地求医,因担心手术效果不好多次犹豫不决。最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打消了家长的顾虑。

据周征兵医生介绍,此类畸形并非简单的“多长一根手指”,而是涉及骨骼、关节、肌腱、韧带甚至神经血管的复杂结构异常。若未及时干预,随着患儿生长发育,畸形可能导致进行性功能丧失,如握力下降、对掌困难,而外观异常还可能引发自卑心理。“患儿已进入青春期,骨骼发育接近成熟,但手术仍需兼顾功能重建与最小化生长干扰。”经严密的术前讨论,周征兵专家团队为小张制定了“右拇指多指切除加截骨矫形+关节韧带修复及对掌功能重建+皮瓣移植虎口成形”的个性化方案。

手术过程环环相扣,每一步操作都需精准至毫米级,稍有不慎可能损伤骨骺或神经,这对主刀医生的技术、经验和耐心都有着莫大的考验。首先,周征兵医生在保护好血管和神经束的前提下,切除了冗余指骨,保留主拇指的完整性,并对畸形指骨进行截骨,矫正力线。接着,利用自体肌腱转位修复松弛的侧副韧带,增强指间关节稳定性,避免术后关节脱位。随后,实现对掌功能重建,确保捏握动作的协调性。虎口的畸形也是个严重的问题,先松解延长深层的肌肉和肌腱,开大虎口后遗留的皮肤软组织缺损通过设计局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最大限度减少疤痕,使拇指外形更接近自然。术后,小张拇指外形恢复接近正常,对掌与捏持功能显著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与美观度均得到大幅提升,家属对疗效十分满意。

据悉,先天性复拇畸形可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等多种复杂病因引起,常规建议在学龄前完成手术与干预,但大龄患儿仍可通过精细手术获得改善。专家提醒,家长应尽早就诊,避免畸形进展导致不可逆的功能障碍,同时也防止孩子因外观异常而产生心理压力。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手与修复重建外科团队在先天性手畸形的诊治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与先进技术,多年来为大量患儿量身定制个体化重建方案,最大限度的恢复了他们的手部功能与美观。未来,市六医院将持续优化诊疗方案,让专业技术与精准修复助力更多孩子自如地“握”住美好未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