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系列综述:CAR-T在自身免疫疾病中异军突起,将面临哪些挑战?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7-09 12:05

CAR-T 从肿瘤领域“跨界”来的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正在改写其治疗规则。开发更多靶点或双靶点组合,覆盖更广的 B 细胞谱系能够减少 CAR-T 细胞疗法的脱靶风险,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CAR-T 细胞疗法已在血液恶性肿瘤领域取得显著效果,正在扩展至实体瘤、感染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试验。

近年来,中外学者利用 CAR-T 细胞疗法成功治疗了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发性炎性肌病、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症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疾病。CAR-T 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病也入选了 Science 2024 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在产业界,CAR-T 细胞疗法也已进入爆发前夜。2025 年 6 月 30 日,艾伯维以 21 亿美元现金收购了 CAR-T 细胞疗法开发公司 Capstan,该公司目前有一款 in vivo CAR-T 细胞疗法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目前处于临床 1 期。而在今年 3 月中旬,阿斯利康以 10 亿美元价格收购 CAR-T 细胞疗法开发公司 EsoBiotec 时,就已经给市场带来惊喜。现在,艾伯维给出的翻倍收购价更是让产业界看到了 CAR-T(尤其是 in vivo CAR-T)更大的发展空间。

CAR-T 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始于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 Georg Schett 教授,2021 年,他领导的团队首次使用 CAR-T 细胞疗法成功治疗了一位复发/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开启了 CAR-T 细胞疗法的全新方向。

近期,Georg Schett 教授在 Nature 旗下综述期刊 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dvancements and challenges in CAR T cell therapy in autoimmune diseases 的综述论文。

该综述全面解读了 CAR-T 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进展和挑战,包括哪些自身免疫疾病适用于 CAR-T ?适用的靶点有哪些?在安全性、有效性和患者管理方面还有些哪些问题值得考虑?

众所众知,CAR 通过基因工程插入免疫细胞,胞外区域由单个免疫球蛋白可变链组成,用于抗原结合,胞内区域激活效应细胞。目前,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方案中,大多选择患者的自体 T 细胞,CAR 通过慢病毒载体引入。

新的 CAR 构建体正在开发中,目的是选择性清除表达特定抗原的 B 细胞。输注后,CAR-T 细胞迅速结合并杀死自身免疫疾病中的病理性 B 细胞,并进行初始扩增。与此同时,CAR-T 细胞还可以连续有效地结合靶细胞,并进行消灭。

自身免疫疾病中 CAR-T 载体构建

CAR-T 可以深度耗竭 B 细胞。B 细胞的耗竭不仅有利于消除产生自身抗体的浆母细胞,还可以通过废除 B 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和细胞因子调节疾病炎症。因此,CAR-T 细胞疗法在发病核心为 B 细胞和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疾病中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系统性硬化症等。

对于银屑病、炎症性肠病、脊柱关节炎等由异常 T 细胞激活以及 IL-23、IL-17 介导的炎症导致的自身免疫疾病,CAR-T 细胞难以作出响应,可能需要更合适的细胞疗法,比如Treg 细胞或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

评估 CAR-T 细胞疗法的效果,不仅取决于疾病的生理学机制,还取决于是否存在可测量且可靠的临床终点。例如多发性硬化症患者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证明疾病发作减少或消失,长时间的研究颇具挑战性。

CAR-T 靶点选择同样重要。现在大多数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 CAR-T 细胞靶向 CD19 或 BCMA。CD19 对 B 细胞谱系具有高度特异性,在整个 B 细胞分化途径中表达。BCMA 在成熟 B 细胞群中优先表达,包括记忆 B 细胞、浆母细胞和浆细胞,可能更具优势。

CD38 也是 CAR-T 值得关注的靶点,在浆细胞、早期 B 细胞、T 细胞亚群和 NK 细胞上表达,可提供不同的靶细胞谱。靶向 CD38 不影响成熟 B 细胞,而是靶向抗体产生的细胞,在清除早期分化阶段的 B 细胞方面有优势。

总的来说,CAR-T 从肿瘤领域“跨界”来的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正在改写其治疗规则。开发更多靶点或双靶点组合,覆盖更广的 B 细胞谱系能够减少 CAR-T 细胞疗法的脱靶风险,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