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MA子刊:大反转!科学家发现,运动量大不会加速冠脉钙化进展

来源:奇点糕 2024-05-21 09:35

近8年的随访数据发现:运动,即使是运动量很大的运动,都与冠状动脉钙化的进展无关。

在2021年年底的时候,韩国成均馆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英国医学杂志》(BMJ)旗下Heart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在运动量较大的人群中,冠状动脉钙化(CAC)进展的速度可能更快[1]。

这项研究成果“一石激起千层浪”。不过,大家很快就发现,其实早在2017年[2]和2019年[3],就有两项研究发现运动量大与更高的冠状动脉钙化水平相关。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运动对心血管有害”快要被这些研究坐实了的时候,反转来了。

近日,由美国The Cooper Institute的Kerem Shuval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心血管领域顶级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心脏病学》上发表一项重要研究成果[4]。他们基于近8年的随访数据发现:运动,即使是运动量很大的运动,都与冠状动脉钙化的进展无关。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介绍的2019年那项研究,也是Shuval这个团队做的。那他们为啥会推翻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呢?

运动有益健康是常识。

据估算,全球6%到10%的主要慢性疾病是因为没有进行充分的体育锻炼引起的。

因此,为了大家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健康组织机构都建议:成年人每周应该进行15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至少75分钟的剧烈运动或同等强度的二者组合。

按说运动对心血管健康是有益的,然而,2017年[2]和2019年[3]那两项围绕男性的研究却发现,高运动量与冠状动脉钙化风险较高有关,却与冠状动脉钙化相关死亡风险无关。

虽然2019年那个研究是自己团队做的,但是Shuval还是认为之前的研究存在不足。无论是2017年的研究,还是2019年的研究,都是横截面研究,研究的是某个时间点的运动量与冠状动脉钙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这是个静态的研究。它们可能没有揭示背后的真相。另外,2021年那个研究虽然是个动态的研究,但是Shuval发现,研究中运动量的评估其实用的也是横断面的方法,分辨率不够高。

因此,Shuval想开展一个真正的动态研究。他采用的是Cooper Clinic采集的数据,一共涉及8771名受试者(2110名是女性),他们在1998年至2019年期间有2次或2次以上门诊就诊记录,且有完整的相关检测数据。他们的运动量用MET-min/wk计算,500MET-min/wk算是达到WHO规定的运动量,1000MET-min/wk以上则超过WHO推荐的运动量。冠状动脉钙化通过影像学手段评估,其中≥100AU的冠状动脉钙化具有临床意义。

▲ 患者基线特征

从上图可以看出,基线时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0.2岁和51.1岁。男性的平均随访时间为7.8年,女性为7.7年。男性基线时的平均运动量为1247MET-min/wk,最后一次随访时为1406MET-min/wk;女性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206MET-min/wk和1283MET-min/wk。男性的冠状动脉钙化平均值从95.9AU增加到222.1AU,女性从20.0AU增加到48.0AU。

总体上看,基线冠状动脉钙化水平越高,受试者的冠状动脉钙化变化水平和年变化率越大。基线时运动量较高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与冠状动脉钙化变化或年变化率无关,且与全因死亡率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无关;但是基线冠状动脉钙化水平为1到99AU的男性是例外,这个群体较高的基线运动量与冠状动脉钙化年变化率较低相关(P=0.049),而且与全因死亡率降低有关(P=0.04)。这似乎意味着,对于冠状动脉钙化没有达到临床病理临界值的时候,运动可以延缓冠状动脉钙化的进展速度。

▲ 运动量与冠状动脉钙化(CAC)变化之间的关系

此外,他们还发现,从基线算起,男性每年的平均冠状动脉钙化进展率为28.5%,女性为32.1%,均与同期的平均运动量无关。在预估从50岁、60岁或70岁开始随访10年的男性和女性冠状动脉钙化平均进展值之后,他们发现在每个起始年龄,无论运动量是0、1500,还是3000MET-min/wk,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对进展率都相同。不难看出,运动量确实与冠状动脉钙化的进展无关。

不过,在开展横截面研究之后,确实发现运动量与男性冠状动脉钙化风险增加有关,例如极高水平运动量(≥3000MET-min/wk)与男性冠状动脉钙化风险增加43.3%有关。不过,在女性中没有发现这种相关性。

基于以上研究数据,Shuval团队认为,大量和超大量的闲暇时间有氧运动与冠状动脉钙化随时间的进展无关。简单来说,高运动量的运动也可能不会加速冠状动脉钙化的进展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负担。

当然了,这一结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虽然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是给出答案的黄金标准,但这项观察性研究提供的证据肯定比横断面研究更有力,毕竟它是在相对较长的随访期内开展的一个动态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初,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基于282人的研究数据也发现,虽然运动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没有关系,但是运动强度有,剧烈和非常剧烈的运动都与冠状动脉钙化增加有关[5]。

遗憾的是,Shuval团队发起的这个近9000人研究没有探讨运动强度与冠状动脉钙化进展之间的关系。期待后续更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Sung KC, Hong YS, Lee JY,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Heart. 2021;107(21):1710-1716. doi:10.1136/heartjnl-2021-319346

[2].Merghani A, Maestrini V, Rosmini S, et al. Prevalence of Subclinica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Masters Endurance Athletes With a Low Atherosclerotic Risk Profile. Circulation. 2017;136(2):126-137.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6.026964

[3].DeFina LF, Radford NB, Barlow CE, et al. Association of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With High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Concurrent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JAMA Cardiol. 2019;4(2):174-181. doi:10.1001/jamacardio.2018.4628

[4].Shuval K, Leonard D, DeFina LF,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in Men and Women. JAMA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May 15, 2024. doi:10.1001/jamacardio.2024.0759

[5].Aengevaeren VL, Mosterd A, Bakker EA, et al. Exercise Volume Versus Intensity and the Pro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thletes: Findings From the MARC-2 Study. Circulation. 2023;147(13):993-1003.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22.06117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