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鱼类黏膜免疫功能研究获进展

来源:水生所 2022-07-18 10:29

鱼鳔存在肺类似的I型黏膜上皮,并覆盖一层黏液,存在弥散性MALT。

  脊椎动物气体填充器官(Air-filled organs)最早出现于4亿年前辐鳍鱼类中,称为“原肺”。在泥盆纪时期,早期鱼类由水中向陆地过渡。为了适应外界环境,早期鱼类“原肺”逐渐演化形成了四足动物的肺,行使呼吸作用。然而,生存在水中的大部分硬骨鱼类则演化出鳔(Swim bladder),除了具有呼吸、发声和听觉等辅助功能外,其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在水中的沉浮(Buoyancy control)。 

  继达尔文提出鳔和肺是同源器官的假说后,许多科学家相继在组织形态、器官发育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找到相关证据支持这一观点。研究表明,四足动物肺具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其中效应分子IgX(两栖类)或IgA(爬行、鸟和哺乳类)在肺黏膜抵御外界病原入侵过程中发挥关键的免疫功能。大多数硬骨鱼鳔通过鳔管与食管相连(图1),与外界相通,鳔腔内存在大量黏膜微生物,而在演化过程中,鳔是否具有黏膜免疫功能以及抗感染应答机制尚待阐明。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镇团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发现,鱼鳔存在肺类似的I型黏膜上皮,并覆盖一层黏液,存在弥散性MALT。研究构建鳔感染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模型,发现病毒能入侵鳔黏膜上皮,诱导局部产生强烈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反应。进一步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鳔黏膜中IgT+ B细胞数目显著增殖,并在局部分泌大量病毒特异性IgT。与IgM和IgD相比,黏膜IgT对病毒具有更显著的中和作用。更重要的是,含有特异性IgT效价的鳔黏膜能抵御高浓度病毒的再次入侵,而当IgT+ B细胞被耗竭(Depletion)后,病毒载量显著升高,组织发生病变,表明特异性IgT在鳔黏膜抗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功能。上述成果揭示了鱼鳔的黏膜免疫功能,尽管鱼鳔和四足动物肺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分属两支,且生理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它们拥有类似的抗病毒感染的黏膜免疫应答机制。 

  相关研究成果以Teleost swim bladder, an ancient air-filled organ that elicits mucosal immune responses为题,在线发表在Cell Discovery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的支持。 

  

鳔和四足动物肺的形态结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