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在BTKi治疗失败的CLL患者中ORR 70%!

来源:医药魔方 2024-06-17 10:19

本次麓鹏制药在EHA 2024大会上公布的是该项I期剂量递增和扩展研究(NCT04356846)中R/R CLL/SLL受试者在进一步随访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更新。

近日,麓鹏制药在EHA 2024大会上报告了新一代BCL-2抑制剂乐托克拉(LP-108)单药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R/R CLL/SLL)的最新研究数据(摘要P669)。数据显示,既往经BTK抑制剂(BTKi)治疗失败的R/R CLL/SLL受试者接受乐托克拉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70%,具备best in class潜质。

CLL/SLL是一种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成熟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对于R/R CLL/SLL,欧美国家目前常用的治疗选择有BTKi、BCL-2抑制剂(BCL-2i)、以抗CD20单抗为基础的免疫化疗、PI3K抑制剂等。但是,这些疗法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BTKi长期用药安全性有待提高且持续给药易诱发耐药性突变, PI3K抑制剂安全性问题难解,等等。尤其对于经BTKi治疗后进展的R/R CLL/SLL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

相对而言,可与BTKi组成搭档的,且在缓解深度上具有突出优势的BCL-2i,是目前公认的极具前景的CLL/SLL治疗药物。但该赛道仅维奈克拉一款药物上市,但在中国尚未获批CLL/SLL适应症,且其须按周进行剂量导入的用药方式较为复杂,另在中国CLL/SLL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也尚未见公开报道。因而,开发新一代BCL-2i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乐托克拉(LP-108)是麓鹏制药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强效、口服、高选择性BCL-2抑制剂。早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复发难治(R/R)CLL/SLL和其他恶性血液肿瘤中爬坡至800mg/天剂量仍显示良好的安全性和优异药代动力学(PK)特征(EHA 2023,摘要P635),并且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特别是在经BTKi治疗失败的CLL/SLL患者中观察到显著疗效。

本次麓鹏制药在EHA 2024大会上公布的是该项I期剂量递增和扩展研究(NCT04356846)中R/R CLL/SLL受试者在进一步随访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更新。

截至2024年2月1日,研究共入组33例R/R CLL/SLL受试者,剂量范围为20mg/天到800mg/天(其中32例受试者接受200 mg/天或更高剂量的治疗)。受试者的中位年龄为60岁(范围:34-84),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2线(范围:1-5),其中22例受试者(66.7%)至少接受过一种BTKi治疗。

数据显示,在≥200mg/天的剂量下,有31例可评估疗效的受试者,其总体缓解率(ORR)为74.2%(23/31),其中5例(16.1%)和2例(6.4%)受试者分别达到外周血和骨髓的微小残留病灶阴性。当中位随访时间为16.5个月时(范围:4.6-33.4),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缓解持续时间(DOR)均尚未达到。对于既往接受过BTKi治疗的R/R CLL/SLL受试者,ORR为70%(14/20),中位随访12.5个月(范围:4.6-26)后,12个月PFS率为89.7%,大多数疾病达到缓解的受试者(85.7%,12/14)在数据截止时仍处于缓解状态。上述疗效与维奈克拉在类似人群中的历史数据[1]相当或更佳。

安全性方面,3级或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主要是同类药已知的血液学毒性,且发生率与维奈克拉历史数据[1]相似或更低。值得注意的是,在每日一次快速的剂量导入模式下,也未观察到临床型肿瘤溶解综合症(TLS)。13例受试者因TRAE而暂停研究药物治疗,但只有1例受试者进行了剂量调整。没有因TRAE导致治疗终止或死亡的事件发生。

综合来看,在多线治疗后的R/R CLL/SLL患者中,尤其是在经BTKi治疗失败的人群中,乐托克拉显示出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实现了快速且安全的剂量导入,解决了维奈克拉在用药上的一大痛点,有望成为best in class药物。

据悉,围绕重要靶点BCL-2和BTK蛋白开发靶向药物,并期待两者在临床治疗中能实现有效协同,是麓鹏制药在肿瘤领域的一个重要布局。伴随着前期临床数据的不断积累,麓鹏制药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选择性BCL-2抑制剂乐托克拉,在用药便利性、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上的优势日益显现,正在逐步实现药物设计的目标和填补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在推进乐托克拉单药用于治疗R/R CLL/SLL的同时,还在探索乐托克拉联合麓鹏自主研发的新一代BTKi洛布替尼(LP-168),在恶性B细胞血液肿瘤中的应用。期待两款药物的联合使用将在CLL/SLL,MCL等适应症上打造出超越标准治疗方案的无化疗、全口服方案,为广大患者带来明确和持久的临床获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