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抗癌免疫机制大突破!西湖大学团队找到树突细胞呈递抗原、激活T细胞的关键分子

来源:奇点糕 2025-11-15 11:28

定位于I型常规树突状细胞抗原处理囊泡中的Ms4a7蛋白,是cDC1呈递抗原并激活CD8阳性T细胞的关键,Ms4a7缺失的cDC1s虽然仍可以吞噬抗原,但是激活CD8阳性T细胞的能力显著减弱。

当前的抗癌免疫疗法,着眼点主要还是在CD8阳性T细胞上,毕竟它是杀伤癌细胞的主力。

不过,当前这种围绕T细胞的免疫治疗思路,只对一小部分癌症患者有效,绝大部分癌症患者都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为了打破这个困境,很多科学家在T细胞上寻找新的免疫检查点,还有科学家在尝试将现有的免疫治疗药物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今天,由西湖大学董晨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科学》上发表一篇重要研究成果[1],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免疫系统的“情报员”——负责抗原呈递并激活T细胞的树突状细胞,找到了影响抗肿瘤免疫的关键分子。

董晨团队基于细胞实验、小鼠实验和癌症患者的检测数据,发现定位于I型常规树突状细胞(cDC1s)抗原处理囊泡中的Ms4a7蛋白,是cDC1呈递抗原并激活CD8阳性T细胞的关键,Ms4a7缺失的cDC1s虽然仍可以吞噬抗原,但是激活CD8阳性T细胞的能力显著减弱,导致抗肿瘤免疫下降。

由此观之,增强抗肿瘤免疫不仅仅在于消除肿瘤微环境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还在于让cDC1s等抗原呈递细胞更积极地呈递肿瘤特异性抗原,进而激活T细胞的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西湖大学的谢波文是论文的第一作者。

图片

考虑到cDC1s是体内交叉呈递最有效的细胞类型,董晨团队将树突状细胞作为研究重点。他们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癌细胞种植到小鼠体内,然后分析绿色荧光蛋白阳性和阴性树突状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出20个基因。随后,在将T细胞激活作为筛选条件,筛选影响抗肿瘤免疫的关键分子,最终Ms4a7的编码基因浮出水面。

为了了解Ms4a7编码基因在不同免疫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研究人员做了更深入的分析,最终发现从肿瘤微环境和引流淋巴结中分离出25种不同的细胞类型里,Ms4a7在cDC1s中的表达水平最高;而在CD45阴性细胞(非白细胞)、幼稚和活化T细胞中不表达或表达水平非常低。此外,脂多糖处理也会诱导cDC1s表达高水平的Ms4a7,但是不会诱导cDC2s和巨噬细胞表达Ms4a7。这些研究结果说明,Ms4a7在cDC1s遇到肿瘤细胞或外源性刺激(例如脂多糖)后才表达。后续的机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或脂多糖会激活cDC1s的NF-κB信号通路,进而促进Ms4a7的表达。

既然Ms4a7对T细胞的激活那么重要,接下来就是研究Ms4a7的功能,或者表达Ms4a7的cDC1s激活T细胞的机制。借助于基因敲除技术,研究人员发现Ms4a7是cDC1s交叉呈递细胞相关抗原所必需的,而且Ms4a7缺失会消除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随后,研究人员发现,Ms4a7定位在cDC1s中参与抗原加工、组装和呈递的细胞内囊泡,通过与囊泡中参与交叉呈递的蛋白质结合,来调节cDC1s介导的交叉呈递。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谢波文等人还注意到,Ms4a7缺失的cDC1s向引流淋巴结迁移的能力降低,并且在肿瘤微环境中产生IL-12、IL-18和IL-27等关键细胞因子的水平也较低,导致CD8阳性T细胞活化受损和抗肿瘤免疫力下降;不过在脂蛋白刺激下,Ms4a7缺失的cDC1s表达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与野生型cDC1s相当。这说明,上述细胞因子的产生主要受环境影响,而不是受Ms4a7驱动。

从上述围绕小鼠的研究可以发现,Ms4a7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cDC1s介导的CD8阳性T细胞免疫反应。那在人体之内,MS4A7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作用呢?谢波文等人分析了癌症患者肿瘤样本的测序数据,发现MS4A7主要富集于cDC1s,而且并非所有的cDC1s都表达MS4A7。此外,与远端淋巴结相比,靠近肿瘤的淋巴结中MS4A7阳性DC1s显著富集。

在分析患者预后的时候,谢波文等人发现,虽然cDC1s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cDC1s的存在与癌症患者生存期的改善无关;然而,肿瘤微环境中MS4A7阳性细胞的存在与更好的预后相关。这个结果说明,单独的cDC1s浸润不足以作为预后标志物;表达MS4A7的cDC1s才有成为预后标志物的价值。这一发现也与基于细胞和小鼠的研究结论相符合。

总的来说,西湖大学董晨团队这项研究成果,确定了调节cDC1s抗原呈递、激活CD8阳性T细胞抗肿瘤免疫的关键蛋白,加深了我们对人体免疫系统启动抗肿瘤免疫过程的理解,也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研发新靶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