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ioMedicine:发文阐述人类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免疫学特征机制
来源:网络 2023-02-28 14:0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张伟副教授团队在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在线发表题为“Immunological profiles of human oligodendr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张伟副教授团队在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在线发表题为“Immunological profiles of human oligodendrogliomas define two distinct molecular subtypes”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使用CGGA和TCGA数据库中人少突胶质细胞瘤转录组和甲基化组测序数据,基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的无监督聚类分析,将少突胶质细胞瘤分为两个不同的亚型。每个亚型与不同的体细胞突变、免疫细胞浸润、代谢特征以及临床预后相关。该研究加深了对人类少突胶质细胞瘤免疫异质性的认识,为该肿瘤的个体化免疫靶向治疗提供了指导。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吴凡副研究员、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尹艺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范文华以及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翟优为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吴凡副研究员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张伟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虽然少突胶质细胞瘤对正常治疗更敏感,但它是一种不可治愈的高异质性脑肿瘤。免疫疗法在许多恶性肿瘤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但在神经胶质瘤中收效甚微。探讨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免疫异质性,建立免疫分类,将有助于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免疫治疗。
近年来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江涛教授的带领下,张伟副教授团队围绕脑胶质瘤免疫微环境特征鉴定与创新免疫疗法研发开展了系列研究。该研究中确定并独立验证了与不同分子特征和临床结果相关的两个可重复的亚型。增生性亚型Oligo1的特点是WHO 3级CNS肿瘤较多,且预后较Oligo2亚型差。除临床病理特征外,Oligo1还能促进细胞增殖,调控细胞周期和Wnt信号通路,显著改变EGFR、NOTCH1、MET等基因。相反,Oligo2亚型预后较好,表现为免疫反应和代谢过程的激活增加。在Oligo2肿瘤中观察到较高的T细胞/APC共抑制和抑制性检查点水平。它们之间的不同特征暗示了不同的治疗策略,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可能对Oligo2肿瘤有效。最后,多变量分析显示该分类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独立预后因素。
该研究加深了对少突胶质细胞瘤分子特征和免疫异质性的了解,为少突胶质细胞瘤的个体化免疫靶向治疗提供了指导。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02994,81672479)的支持。
吴凡,博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脑胶质瘤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软件著作权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首都医科大学自然科学青年奖,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NationalScienceReview》《BritishJournalofCancer》《JournalofPathology》《JCIinsight》《Ebiomedicine》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
张伟,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神经肿瘤外科5病区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常务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Brain》《Neuro-Oncology》《PNAS》《eBioMedicine》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52篇,H指数34,发表论文总他引3546次。主编、副主编中文专著4部。参与制定国家卫健委《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版》等临床指南与专家共识1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6项。入选青年北京学者、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及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荣获2019年度第三届“国之名医-青年新锐”荣誉称号。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