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血管阻断剂研究取得进展

来源:长春应化所 2022-05-12 09:34

如果能够同时对肿瘤的中心和边缘区实现有效杀伤,那么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将得到一个明显的提升。

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纳米抗肿瘤药物的诞生。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研究人员利用各种纳米载体将小分子抗肿瘤药物装载在内部,显著改善了目前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耐受性,并且可以利用肿瘤部位特有的“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EPR effect)实现药物在肿瘤部位的选择性富集。基于此,若干纳米抗肿瘤药物已经被批准进入临床使用。然而,当前抗肿瘤纳米药物所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是纳米药物在肿瘤组织内渗透性差,难以到达实体肿瘤中心区,从而导致纳米药物疗效不高。研究发现,粒径在100nm左右的纳米粒子主要分布在实体肿瘤边缘的血管网络周围;而即便是粒径小至25nm的纳米粒子,也只能扩散到距离肿瘤血管40μm以内的距离。对于大量的远离肿瘤血管的区域,由于纳米药物无法到达,所担载的药物无法发挥作用,造成了纳米药物治疗效果一般、停止给药后肿瘤快速复发。因此,如果能够同时对肿瘤的中心和边缘区实现有效杀伤,那么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将得到一个明显的提升。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生物高分子课题组系统总结了血管阻断剂在癌症治疗中的独特机制和进展,并全面描述了血管阻断剂递送系统和所取得的进展,为减少纳米药物对EPR效应的依赖提供了新策略。

肿瘤血管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与正常组织血管之间明显的区别在于:肿瘤异常的血管生成程序导致其结构不成熟。血管阻断剂可选择性地破坏不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或微管网络,引起广泛坏死。同时,纳米化的血管阻断剂实现了更好的效果与更广泛的协同增效价值:针对其造成瘤内坏死特点,纳米化血管阻断剂与细胞毒性药物联用,利用细胞毒性药物杀伤外周肿瘤,实现了对肿瘤“内部+外部”的联合杀伤(Theranostics, 2016, 6, 1023-1030);针对其加剧肿瘤缺氧特点,纳米化血管阻断剂与生物还原前药联用,实现了乏氧响应性前药在肿瘤部位更多的选择性还原(Advanced Materials, 2019, 31, e1805955);针对其引起血管破裂出血与凝血特点,为纳米化血管阻断剂装上凝血靶头,实现了纳米化血管阻断剂的“链式反应自放大”肿瘤靶向(Advanced Materials, 2021, 33, e2002094)。

该课题组撰写的综述文章以Destruction of tumor vasculature by vascular disrupting agents in overcoming the limitation of EPR effect为题,发表在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上。

多类型血管阻断剂及纳米化血管阻断剂用于肿瘤的特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