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瑞克芬用于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度至重度瘙痒效果如何
来源:网络 2025-09-25 17:35
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相关性瘙痒(CKD-aP)患者皮肤中KOR表达显著降低,这表明KOR激动剂可能具有治疗该病症的潜力,已上市的纳呋拉芬等KOR激动剂、以及在研的选择性KOR激动剂二氟卡芬等也印证了这一点。但纳呋拉芬常伴随显著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二氟卡芬胃肠道不良事件(AE)发生率较高,并非临床“称心药”。而我国首个获得成人血液透析CKD-aP适应症的高选择性外周κ受体激动剂安瑞克芬注射液的上市,打破了这一僵局。
安瑞克芬临床前体外药效研究便已被证实对μ和δ受体均无激动作用,具有高选择性;药效EC50值为30pM,具有更强的靶点药理活性,且对κ阿片受体的作用具有快结合、慢解离的特点,提示其更具长效作用的潜力。
I期临床试验则显示出其耐受性良好且呈现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血清催乳素浓度未出现剂量依赖性升高趋势。
Ⅱ期第一阶段临床试验则验证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安瑞克芬在0.05-0.80μg/kg剂量范围内耐受性良好,0.3μg/kg在中重度瘙痒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且所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的严重程度均为1级或2级。
Ⅱ期第一阶段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该药0.3μg/kg剂量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第12周时,0.3μg/kg组的WI NRS评分较基线平均变化为-3.40,WI NRS评分下降3分或以上的患者比例为62.1%,在Skindex - 16评分指标上展现出更显著的改善效果,5-D瘙痒量表评分也呈现相似趋势,证实安瑞克芬0.3μg kg的剂量在减轻瘙痒和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1]。
在Ⅲ期试验有关安瑞克芬的不良反应研究显示该药安全性良好,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和低血压,多为轻至中度。中枢神经系统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失眠、嗜睡、头痛分别为1.1%、0.7%、0.7%,与安慰剂组(1.1%、0.4%、0%)无显著差异;胃肠道反应中,恶心、腹泻、便秘的发生率略高于安慰剂组,但仍处于低水平(1.5%vs1.1%、0.7%vs0.4%、0.4%vs0%)。治疗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7%,与安慰剂组的0.4%相近,整体安全性可靠[2]。
值得注意的是,安瑞克芬未表现出成瘾性。Ⅱ期试验第二阶段中,受试者经12周治疗后停药两周,通过阿片戒断量表评估显示,戒断反应评分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未观察到明显戒断症状。
尽管目前的试验已充分证实安瑞克芬的疗效与安全性,但关于其广泛适应性、标准化用药及更多药代动力学特征,仍需后续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随着真实世界研究的深入,安瑞克芬在CKD-aP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有望得到更全面的验证。
[1]Pan M, Wang G, Zhou L, Xu Y, Yao L, Wu C, Mei C, Zhao Z, Sun D, Guan T, Chen Q, Shi M, Xu H, Zeng W, Li F, Yan R and Liu B-C (2023),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HSK21542 for hemodialysis patients: a multiple ascending dose study. Front. Pharmacol. 14:1203642.
[2]Wang X, et al. Antinociceptive and antipruritic effects of HSK21542, a peripherally-restricted kappa opioid receptor agonist, in animal models of pain and itch[J].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1, 12: 773204.
【本资讯旨在提供前沿医学信息与研究进展,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属于产品推广和广告用途。文中内容不能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视为诊疗建议。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在对文中涉及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产品最新详细处方资料。】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