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子刊:邵志敏/江一舟团队发现提高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效果的新靶点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9-25 09:46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单细胞 RNA 测序(scRNA-seq)免疫治疗队列(N=27)和一个空间转录组学队列(N=88),以阐明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治疗效果相关的代谢交互作用。

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定义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缺失或低表达。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侵袭性乳腺癌亚型,其特点是可手术患者(早期三阴性乳腺癌,I 至 III 期)的复发率更高、复发更早,以及不可手术患者(晚期三阴性乳腺癌,IV 期)的总生存期更短。

癌症免疫疗法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疗效有限,这是由于受到肿瘤微环境中复杂代谢相互作用的影响。

2025 年 9 月 23 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教授、邵志敏教授团队(肖毅、徐颖、王晗为共同第一作者)在 Cell 子刊 Cell Metabolism 上发表了题为:HEBP2-governed glutamine competition between tumor and macrophages dictates immunotherapy efficacy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 HEBP2 调控的肿瘤细胞与巨噬细胞之间的谷氨酰胺竞争,决定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效果,进而发现能够提高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效果的新靶点——GSTP1。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单细胞 RNA 测序(scRNA-seq)免疫治疗队列(N=27)和一个空间转录组学队列(N=88),以阐明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治疗效果相关的代谢交互作用。

研究团队证明了,血红素结合蛋白-2 高表达(HEBP2High)的肿瘤细胞(其特征为活跃的谷胱甘肽代谢)和 CCL3+ 巨噬细胞(其特征为氧化代谢)表明免疫治疗有效,并且在数量和空间上呈负相关。HEBP2 介导的这些细胞类型之间的谷氨酰胺对抗引发了这一现象。

从机制上来说,HEBP2 扰乱了转录因子 FOXA1 在细胞质中的相分离,促进其向细胞核转位,从而上调肿瘤细胞中谷胱甘肽 S-转移酶 P1(GSTP1)的表达和对谷氨酰胺的消耗。这种代谢转变诱导了 CCL3+ 巨噬细胞发生铁死亡,损害了抗肿瘤免疫。使用 GSTP1 抑制剂(Ezatiostat)阻断这一通路,可使肿瘤细胞不在过度消耗谷氨酰胺,从而保护巨噬细胞,恢复抗肿瘤免疫,使三阴性乳腺癌(TNBC)对癌症免疫疗法(抗 PD-1 单抗)重新敏感。

这些发现共同描绘出由 HEBP2/GSTP1 信号轴调控的肿瘤巨噬细胞代谢检查点,并开创性地将单细胞水平的免疫代谢作为评估免疫治疗弱点的范例。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三阴性乳腺癌的单细胞 RNA 测序和空间组学队列揭示了与疗效相关的代谢交互作用;

HEBP2High 肿瘤细胞与 CCL3+ 巨噬细胞在空间分布和生物学特性上互斥;

HEBP2 促进 FOXA1 的核转位和 GSTP1 表达,驱动谷氨酰胺竞争;

GSTP1 抑制剂可增强抗 PD-1 单抗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疗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