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维生素D对于机体健康到底有利有弊?看看这些研究成果吧!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2-08-25 13:23

近年来,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来揭示摄入维生素D对机体健康的利弊,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近年来,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来揭示摄入维生素D对机体健康的利弊,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1】AJCN:维生素D缺乏或与痴呆症发生直接相关

doi:10.1093/ajcn/nqac107

痴呆症是引发全球老年人残疾和依赖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机体年龄的增长,其会影响机体的思考和行为,那么我们如何来阻止这种进行性疾病的发生呢?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题为“Vitamin D and brain health: an observational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一项新的遗传性研究揭示了痴呆症和维生素D缺乏之间的直接关联。

这篇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调查了维生素D、神经影像特征以及痴呆症和中风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1)低水平的维生素D或与较低的脑容量和痴呆症、中风的风险增加有关;2)遗传分析支持维生素D缺乏和痴呆这个之间的因果关系;3)在某些人群中,有高达17%的痴呆症病例或许都能通过将个体机体的维生素D增加至正常水平(50 nmol/L)从而得到预防

图片来源:https://academic.oup.com/ajcn/advance-article/doi/10.1093/ajcn/nqac107/6572356?login=false

痴呆症是一种慢性或进行性的综合征,其会导致机体认知功能的退化,目前澳大利亚大约有487,500名个体患有痴呆这个,同时其也是引发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全球范围内,有高达5500万人都患有痴呆症,且每年都会出现1000万新发病例。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中294,514名参与者的数据进行遗传性研究和分析,揭示了机体较低水平的维生素D((25 nmol/L)对机体患痴呆症和中风的影响效应,随后利用非线性孟德尔随机化方法(Nonlinear Mendelian randomization,一种利用测定基因突变来分析可修饰暴露对疾病影响的因果效应的方法)来测试神经影像结果、痴呆症和中风的潜在因果关联。

【2】Int J Epidemiol:缺乏维生素D或许是机体慢性炎症发生的原因

doi:10.1093/ije/dyac087

炎症是机体愈合过程的一个必要部分,当其持续存在时就会促进机体一系列复杂疾病的发生,包括2型糖尿病、心脏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题为“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C-reactive protein: a bidirectional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澳大利亚大学癌症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低水平维生素D和机体高水平炎症之间的直接关联,从而就识别出了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或能帮助识别携带炎症成分的慢性疾病高风险或严重程度的人群。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中294?,970名参与者的遗传数据,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揭示了维生素D和C反应蛋白(是机体炎症的一种指标)水平之间的关联。研究者Ang Zhou说道,本文研究表明,增强缺乏维生素D人群机体中的维生素D水平或许能帮助降低其机体的慢性炎症,如果机体受伤或发生了感染,炎症或许就是保护机体的一种有效手段。

机体肝脏中会产生高水平的C反应蛋白从而对炎症产生反应,因此当机体经历慢性炎症时,其就会表现出高水平的C反应蛋白。本文研究分析了机体的维生素D和C反应性蛋白水平,结果发现了机体较低水平的维生素D和高水平的C反应蛋白之间的单向关系,其被表示为炎症。增强维生素D缺乏患者机体的维生素D水平或许能帮助减少慢性炎症并帮助避免一系列相关疾病的发生。

【3】CRFSN:新发现!维生素D补充剂似乎能减轻抑郁症患者的疾病症状!

doi:10.1080/10408398.2022.2096560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上题为“The effect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东芬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一项广泛的荟萃分析,结果发现,维生素D补充剂或能减轻抑郁症成年人机体的抑郁症状,这项荟萃分析包括来自全球各地的几十项研究。

抑郁症症状在全球范围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目前的抗抑郁药物的疗效往往是不够的,这就是为何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减缓抑郁症症状的方法的原因,比如从营养学研究中来寻找合适的方法。维生素D被认为能调节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这些功能的紊乱往往被认为与抑郁症发生直接相关,此外,横断面研究也观察到了抑郁症症状和机体维生素D缺乏之间的关联,然而,此前揭示维生素D补充剂对抑郁症影响效应的荟萃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往往并不确定,在荟萃分析中,多个不同的研究结果往往会被结合起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所进行的关于维生素D补充剂和抑郁症之间关联的最新荟萃分析是迄今为止发表的文章中最大的一项研究,其包括来自全球41项研究的结果,这些研究通过在不同人群中进行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调查了维生素D在减缓患者抑郁症症状上的影响效应,这些研究包括在抑郁症患者中、一般人群和存在多种机体状况的参与者中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减缓抑郁症成年人机体疾病症状上,维生素D补充剂或许要比安慰剂更加有效。研究人员所使用的维生素D的剂量或许存在很大差异,但在通常情况下,维生素D补充剂每天的摄入量为50-100微克。

【4】Nat Immunol:揭秘维生素D和机体炎症发生之间的关联

doi:10.1038/s41590-021-01080-3

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管理CD4+1型辅助T细胞(TH1 cell)的有序关闭和撤回的分子机制。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Immunology上题为“Autocrine vitamin D signaling switches off pro-inflammatory programs of TH1 cell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维生素D的功能如何减少免疫细胞所诱发的炎症,这或许与严重COVID-19期间机体的反应有关。

研究者Majid Kazemian表示,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维生素D降低T细胞所引发炎症的分子机制,这些细胞对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同时也参与了引起COVID-19感染的部分免疫反应,进一步研究后,尤其是在临床试验中以及在患者机体中进行测试,这或许对于作为一种治疗性手段而言是非常必要的;研究者们并不建议使用药物货架上售卖的普通维生素D,而且任何人也不应该服用超过推荐剂量的维生素D来试图预防或低于COVID-19的感染。

COVID-19患者BALF中CD4+T细胞的细胞表型。

图片来源:Chauss, D., et al. Nat Immunol (2021). doi:10.1038/s41590-021-01080-3

此前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或能降低T细胞所引发的炎症,如果科学家们想要理解维生素D是如何帮助抵御炎症的,那么他们就能理解这种药物及其相关疾病的作用原理,并未开发新型更加有效的药物疗法提供新的思路;研究人员在此前的研究中揭示了病毒是如何影响机体的肺部细胞,而阐明病毒诱发特定的生化通路后,即免疫补体系统,他们就开始寻找新方法来干扰这一通路并改善随后的炎症反应。

【5】Biol Psych:母源性维生素D的缺乏或与后代自闭症谱系障碍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doi:10.1016/j.biopsych.2021.07.012

此前关于孕期女性机体中的25-羟基维生素D(25(OH)D,25-hydroxyvitamin D)的水平与后代自闭症谱系障碍(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发生之间关联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及尼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Biological Psychiatry上题为“Maternal Vitamin D Levels During Pregnancy and Offspring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图尔库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比孕期机体维生素D水平充足的女性而言,孕期母源性维生素D的缺乏或与后代ASD发病风险增加44%直接相关。

研究者表示,孕期维生素D摄入水平较低,或与遗传因素、母亲吸烟、父母出生年龄及产科并发症一起影响后代自闭症的发生。当考虑了其它因素,比如母亲年龄、移民情况、吸烟、精神病理学、药物滥用和抽血时的孕周、采血季节、孕龄时,所得到的结果仍然相同。研究者Andre Sourander教授说道,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公众健康非常重要,因为维生素D的缺乏是能够轻易就有效预防的。

此前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维生素D的缺乏与后代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风险增加直接相关,这些血清样本是芬兰推出的怀孕期间补充维生素D的建议之前从参与者机体中所采集的;目前研究者对孕妇的建议是全年每天补充10微克的维生素D。Sourander教授说道,维生素D的缺乏是全球人群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6】Gastroenterology:维生素D的摄入或能帮助抵御人群年轻早发结直肠癌的发生

doi:10.1053/j.gastro.2021.07.002

维生素D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有关,但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维生素D的总摄入量是否与50岁前诊断的早发性结直肠癌和疾病前兆有关。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Gastroenterology上题为“Total Vitamin D Intake and Risks of Early-Onset Colorectal Cancer and Precursor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摄入大量维生素D(主要来自于饮食)或能帮助抵御年轻发病的结直肠癌和癌变前结肠息肉。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提出增加维生素D摄入量的建议,并将其作为筛查测试的补充条件,且能作为有效预防50岁以上成年人结直肠癌的策略。

尽管近些年来结直肠癌患者的总体发病率一直在下降,但年轻人群的病例却一直在增加,这或许是一个让研究人员非常担心的趋势,目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释;本文中,研究人员指出,诸如鱼类、蘑菇、鸡蛋和牛奶等食物来源中维生素D的摄入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下降了,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维生素D的摄入和人群结直肠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在当前的研究之前,尚没有研究分析过是否维生素D的总摄入量与年轻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关。

研究者Ng说道,在实验室研究中,维生素D已知对抵御结直肠癌有效,因为在过去几年里,人群机体中维生素D的缺乏一直稳步增加,于是研究人员就想知道是否这会导致年轻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研究者发现,每天摄入300IU或更多的维生素D(大致相当于3杯8盎司的牛奶)与年轻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下降约50%直接相关。本文研究结果中,研究人员通过对护士健康研究计划II(NHS II)中94205名女性参与者的维生素D总摄入量(包括膳食来源和补充剂)进行分析,NHS II是一项对25-42岁护士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始于1989年;研究人员每两年对参与者进行一次跟踪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以及医疗和其它健康相关的信息。研究人员重点关注一个主要的终点,即年轻时的结直肠癌发生风险(50岁之前确诊),同时他们还在随访调查问卷中分析了参与者是否做过结肠镜或乙状结肠检查,在分析这些信息时研究人员发现了参与者的结直肠息肉相关信息。

【7】Mol Cell Biol:推翻此前认知!维生素D或会以一种新方式调节肠道中钙的吸收!

doi:10.1128/MCB.00372-20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维生素D可以调节肠道中一部分的钙含量,而这一部分此前研究人员认为其或许并不会发挥关键角色。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解释肠道疾病干扰钙质调节的分子机制,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

在健康人群中,机体能够吸收钙质来帮助维持骨骼健康并发挥多种重要的功能,比如帮助肌肉收缩以及神经细胞在大脑和机体其它部位之间传输信息等。维生素D对于肠道钙吸收和肠道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强调了肠道(包括结肠)远端(distal segments)在维生素D对钙调节和骨骼钙化中的重要性,此前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调节作用仅会发生在近侧小肠区域,即小肠紧靠胃部上方的第一部分。

【8】Diabetes Care:研究揭示高水平维生素D伴随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

doi:10.2337/dc20-1109

根据近日在线发表在Diabetes Car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较高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浓度与发生2型糖尿病(T2D)的风险较低相关。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者们研究了25OHD与T2D事件风险之间的预期关联,以及是否有任何关联会因睡眠行为而改变。

在中位8.1年的随访期间总共发生了6,940例T2D事件。研究人员发现,血清25OHD与较低的T2D发生风险显着相关(调整后的危险比,每10 nmol / L增加0.88)。 25OHD与总体睡眠模式之间在发生T2D风险方面也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在睡眠方式更健康的参与者中,高25OHD与T2D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为突出。白天嗜睡表现出与25OHD的最强相互作用。与日间嗜睡过多的参与者相比,无频繁日间嗜睡的参与者中与高25OHD相关的T2D风险更低。

作者写道:“如果得到重复验证,我们的发现可能对以改善睡眠障碍者(尤其是白天嗜睡者)中维生素D补充剂为目标的T2D预防策略的发展有影响。”

【9】JBMR:维生素D并不能改善机体的肌肉健康

doi:10.1002/jbmr.4412

此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维生素D补充剂对机体肌肉健康的影响效应;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上题为“Vitamin D and Muscle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奥尔胡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维生素D到底是否能够改善机体的肌肉健康?

图片来源:https://asbmr.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jbmr.4412

研究人员根据对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现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补充维生素D或许对于机体肌肉功能、力量或质量似乎并没有有益的影响;这篇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纳入了54项共涉及8747名个体的试验数据。总的来讲,在改善肌肉健康方面,相比安慰剂而言,维生素D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益处;相反,维生素D似乎还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即增加了所谓的计时起立行走(TUGT)的时间,同时还减少了机体屈膝时的最大力量,并倾向于减少简易体能状况量表的评分。

医学博士Lise Sofie Bislev说道,我们应该非常谨慎地推荐维生素D补充剂来改善机体维生素D状态正常或只有轻微受损人群机体的肌肉力量和功能;然而,后期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是否补充维生素D能改善机体维生素D严重缺乏人群的肌肉功能。

【10】AJCN:连续5年摄入高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剂或许并不会降低人群患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风险!

doi:10.1093/ajcn/nqab419

在观察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机体维生素D的不足或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风险增加有关,但补充维生素D的好处证据或许非常有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题为“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nd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ancer in the Finnish Vitamin D Tri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东芬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连续5年服用比推荐剂量高得多的维生素D或许并不会影响老年男性和女性的总体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的发病率。

在人群研究中,机体中较低水平的维生素D或与多种慢性疾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有关,然而,从这种观察性研究中并不能直接推断出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就能降低疾病或死亡的风险。2010年代初期,一些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维生素D试验,来分析摄入高于推荐剂量的维生素D对机体患病风险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2012-2018年间在东芬兰大学所进行的芬兰人群维生素D试验(FIND)。

在这项试验中,研究人员共招募了2495名参与者,包括60岁及以上的男性参与者和65岁及以上的女性参与者,这些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安慰剂组或每天接受40或80微克(1600 IU或3200 IU)的研究组中,所有参与者在实验开始时并未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同时研究人员允许其使用自己的维生素D补充剂,每天最多摄入20微克(800 IU),这一剂量也是在试验开始时这个年龄组参与者的建议摄入量;在试验开始和试验期间,研究人员使用研究表格来收集参与者的生活方式、营养、疾病风险因素和发病率的全面信息,同时关于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的信息都来自于国家卫生健康登记处,大约有五分之一随机选择的受试者接受了更为详细的检查并提供了血液样本。(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更多精彩盘点!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