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Gut:切除息肉后要做几次肠镜?大型患者集分析发现,术后第一次结肠镜检查低风险患者无论基线如何,都可以不做第二次结肠镜

来源:奇点糕 2025-04-29 10:55

基线和SC1检查结果高风险的患者,患肠癌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应当进行SC2;②SC1低风险的患者,无论基线检查结果如何,都可以回归常规筛查,无需进行SC2。

肠癌由肠息肉发展而来,切除息肉能够有效降低肠癌发病率,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风险完全消失,还需要通过后续的结肠镜检查进行监测。但相关的结肠镜检查到底要做几次够用,各大指南意见却不同。

比如说,英国指南认为,术后第二次结肠镜监测(SC2)看第一次结肠镜(SC1)结果就行;而欧洲和美国的指南建议同时考虑基线和SC1。关于何时停止,英国指南的建议是有一次阴性即可,但欧洲指南认为要有两次阴性才行,美国的指南则因为证据不足完全没提这事儿。

近期,BMJ旗下Gut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分析了英国万余例息肉切除术患者的随访数据,得出两个关键结论:

①基线和SC1检查结果高风险的患者,患肠癌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应当进行SC2;

②SC1低风险的患者,无论基线检查结果如何,都可以回归常规筛查,无需进行SC2。

图片

本研究的高风险(HR)定义遵照2020年英国息肉切除术后监测指南,检查结果中≥2个癌前息肉(PMP)且至少一个为“晚期”(即腺瘤/锯齿状息肉≥10mm或伴有异性增生);≥5个PMP;≥1个≥20mm的无蒂PMP。

按照基线和SC1结果风险高低(HR/LR),所有患者被分为了LR-LR、LR-HR、HR-LR、HR-HR四组,纳入分析的患者总计10508人,四组人数分别占比63%、2%、31%、4%。研究的SC1中位随访时间为8年。

分析结果显示,统计仅有SC1的情况下,LR-LR组SC1后3年累计结直肠癌(CRC)发病率为0.2%,HR-LR组为0.5%,LR-HR组未有病例无法统计,HR-HR组为1.7%。

SC1后5年,以上四组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0.3%、1.5%、4.0%、4.2%。

统计存在SC2的情况,以上四组的SC2后3年累计发病率为0.1%、0.3%、无数据、0.4%;5年累计发病率为0.4%、0.7%、无数据、1.8%。

根据以上数据,SC1后HR-HR组患者的CRC风险较一般人群显著升高,SC2是有必要的,而LR-LR组和HR-LR组并不需要。

值得关注的是,LR-HR组的情况并不明晰,这组人在队列中仅占2%,他们是否需要SC2还不清楚。但按照目前的英国和欧洲指南,他们是不需要SC1的。

在SC2后,HR-HR组的CRC风险没有进一步增加。不过本研究的病例数有限,研究者认为无法确定SC2对他们是否足够。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