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BioMedicine:一种新型的近红外光免疫疗法生物标志物或能为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铺平道路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3-11-02 18:02

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使用了一种基于微泡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估近红外光免疫疗法的成功率,利用超声波来追踪微泡,研究人员就能确定癌症疗法尚未完全应用的区域。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BioMedicine上题为“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maging for monitoring the efficacy of near-infrared photoimmunotherap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名古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使用了一种基于微泡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估近红外光免疫疗法(NIR-PIT,near-infrared photoimmunotherapy)的成功率,利用超声波来追踪微泡,研究人员就能确定癌症疗法尚未完全应用的区域。

相关研究结果提出了改善NIR-PIT的方法,并时期成为了多种类型癌症治疗的可行替代性疗法,NIR-PIT是一种创新性的癌症疗法,其能将抗体与近红外光结合来选择性地摧毁癌细胞,同时还能保护机体健康的组织,这种抗体能靶向作用并结合癌细胞蛋白,从而产生一种名为IR700的吸光物质,当暴露于近红外光时,IR700就能激活并释放摧毁癌细胞的能量。NIR-PIT被认为是继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和癌症免疫疗法之后的第五种癌症疗法,改善疗法或许对于癌症患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选择性地治疗肿瘤,临床医生就必需确定最佳的光强度水平,从而摧毁异常的细胞生长,同时避免引起健康细胞发生损伤,然而,由于宿主组织会反射和散射光线,在手术过程中很难保证靶向细胞的均匀照射,由于整个肿瘤的光照射不足存在治疗不足的风险,临床医生就需要一个指标来判断其有效性。为了确定最好的方法,研究人员通过联合研究观察了相比宿主细胞而言肿瘤血管存在的差异。此前研究报道了肿瘤血管的形状并不规则,且细胞间存在间隙、引流不当;在NIR-PIT疗法期间,这种不良的引流能帮助治疗性的纳米颗粒停留在肿瘤中,随后其会进入癌变组织,并导致称之为增强渗透性和滞留性(EPR)效应的治疗性效应。

一种新型的近红外光免疫疗法生物标志物或能为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铺平道路。

图片来源:eBioMedicine (2023). DOI:10.1016/j.ebiom.2023.104737

在NIR-PIT治疗中,疗法所引起的肿瘤细胞死亡会增加肿瘤血管的通透性,这就会导致超级EPR效应(SUPR),EPR的效应比其它疗法要高出24倍,如果SUPR效应发生在整个肿瘤中,则很有可能会治疗成功,而如果其被孤立于某些区域,则不太可能治疗成功。为了对此进行评估,研究人员测试了使用增加渗透性是否能保留较大的荧光纳米颗粒,比如示卓安(Sonazoid)微泡,微泡能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测定SUPR效应,因为其能很容易被反射它们的和声信号来检测到。

研究者Sato说道,我们研究了2mm和5mm较大尺寸的荧光颗粒,结果发现两种尺寸的留存率都有所增加,随后我们利用超声成像技术来追踪微泡,从而就产生了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其能测定疗法前后的SUPR效应从而来评估NIR-PIT的治疗效率,简言之,NIR-PIT的保留率较高,抗肿瘤效应就越高。研究人员希望这一研究发现能改善癌症患者的治疗,而利用这一新的概念他们就能预测NIR光照射治疗后的效果。

这对于接受不足疗法的患者尤为重要,其或许就能灵活进行附加的照射了,由于大多数医院都已经引入了超声成像设备,且在本文研究中所使用的微泡造影剂已经获批,因此这项新技术很容易就能转化到临床中去。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Kohei Matsuoka,Mizuki Yamada,Noriaki Fukatsu,et al.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maging for monitoring the efficacy of near-infrared photoimmunotherapy, eBioMedicine (2023). DOI:10.1016/j.ebiom.2023.10473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