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MJ:科学家首次发现,围绝经期激素治疗与患痴呆风险升高24%有关!

来源:奇点糕 2023-08-08 15:33

最新预测模型显示,到2035年中国大陆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1.3岁,部分地区女性的预期寿命将超过90岁,因此,从50岁左右开始的绝经后期已经成为女性整个生命周期中最漫长的阶段。

最新预测模型显示,到2035年中国大陆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81.3岁,部分地区女性的预期寿命将超过90岁,因此,从50岁左右开始的绝经后期已经成为女性整个生命周期中最漫长的阶段。

 

绝经相关症状不仅影响女性绝经前后的身心健康,还会对整个老年阶段的健康状况都将产生较大影响。目前针对绝经相关症状的性激素疗法统称为绝经激素治疗,治疗方案包括单独使用雌、孕激素治疗和联合使用雌、孕激素治疗(如连续接受雌-孕激素治疗,周期性接受雌-孕激素治疗)。

 

既往有研究显示,绝经激素治疗与痴呆发病风险增加有关。不过这些研究相对较早,样本数量也相对有限,不同治疗方案对痴呆发病风险是否有影响也不是很清楚。

 

近期,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的Nelsan Pourhadi团队发表的一项研究,就探讨了不同绝经激素治疗方案与痴呆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他们发现,在围绝经期,与未接受任何绝经激素治疗相比,接受雌-孕激素治疗与患全因痴呆风险升高24%有关,这种升高不仅见于长期接受雌-孕激素治疗的女性,也见于周期性接受雌-孕激素治疗的女性。

 

此外,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围绝经期女性罹患全因痴呆的风险越高,具体来说,接受1年或1年以下雌-孕激素治疗与患全因痴呆风险增加21%有关,当治疗超过12年时,这一比例会上升至74%。

 

研究发表在BMJ上。

 

图片

论文首页截图

 

为了更好地观察接受雌-孕激素治疗与痴呆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调取了丹麦国家处方登记库中的数据,主要观察了于2000年1月1日起,年龄在50-60岁之间且无痴呆病史、未接受子宫或双侧输卵管切除术以及无绝经激素治疗禁忌证的女性群体,并在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记录了这一群体中的新发痴呆病例。

 

研究最终纳入了5589例痴呆症患者和55890名与之年龄匹配的无痴呆人群作为对照(以下简称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所有痴呆症患者中,有1458例患者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AD)。

 

在确诊痴呆前,病例组有1782人、对照组有16154人接受了雌-孕激素治疗,病例组和对照组开始使用雌-孕激素的中位年龄均为53岁,平均治疗时长为3.8年(病例组)和3.6年(对照组)。

 

在病例组中,有25.7%的人接受了长期连续的雌-孕激素治疗(不间断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38.9%的人接受了周期性雌-孕激素治疗(每日使用雌激素,孕激素每月使用10-14天)。

 

分析结果显示,与从未使用过绝经激素治疗相比,接受雌-孕激素治疗与患全因痴呆风险升高24%有关,且无论是连续使用雌-孕激素治疗,还是周期性使用雌-孕激素治疗,均与全因痴呆发病风险增加有关,两种治疗方案之间并无显著差异(HR分别为1.31和1.24)。单独使用孕激素或雌激素则与全因痴呆风险增加无关。

 

图片

雌-孕激素治疗与痴呆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此外,在总人群中,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痴呆发病风险会越来越高,从治疗1年或1年以下的21%到治疗超过12年的74%不等。在55岁以下的人群中,同样可以观察到全因痴呆的发病风险会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图片

痴呆发病风险随着治疗时长的增加而增加

 

总之该研究发现,无论是长期接受雌-孕激素治疗,亦或是周期性接受雌-孕激素治疗均与全因痴呆风险增加有关。但作为一个观察性研究,作者认为现阶段的结果还不能确定绝经激素治疗与痴呆发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未来还需要更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