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中年时患上多种慢性疾病或与晚年时痴呆症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来源:本站原创 2022-02-08 10:32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英国的成年人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中年时患上两种或更多的慢性疾病(多发病)或与其晚年痴呆症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2022年2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人类预期寿命的增加意味着成年人普遍会活到65岁以上,尤其是在高收入国家;而人口老龄化的一个主要后果就是人群痴呆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在65岁以后明显增加。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BMJ上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age at onset of multimorbidity and incidence of dementia: 30 year follow-up in Whitehall II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英国的成年人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中年时患上两种或更多的慢性疾病(多发病)或与其晚年痴呆症风险增加直接相关。
图片来源:thebluediamondgallery.com
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抑郁症和慢阻肺等,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当这些疾病是在年轻时(50多岁)发生而不是在晚年时发生,个体后期所患痴呆症的风险或许更高。有研究证据表明,共患病/多病症(multimorbidity)非常常见,尤其是早老年人和痴呆症患者中,但目前并没有研究分析是否早年间多病症会影响个体后期患痴呆症的风险。为了填补这一知识空白,研究人员开始着手对55岁、60岁、65岁和70岁时个体患多病症与后期痴呆症风险之间的关联。
本文研究结果基于研究人员对加入Whitehall II研究中的1万名英国男性和女性所收集的数据,这项研究计划分析了社会、行为和生物因素对人群机体长期健康的影响以及关联,当参与者于1985年-1988年加入到研究计划中时,其年龄在35-55岁之间且并未患痴呆症。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将多病症定义为预先定义的13种慢性疾病中至少患两种慢性疾病,不包括痴呆症;随后研究人员利用截至到2019年3月31的医院和死亡记录来确定参与者随后的痴呆症病例。
在10,095名参与者中,6.6%的参与者在55岁时患上了多病症,而32%的参与者在70岁时患上了多病症,在32年的中位随访期内,研究人员识别出了639名痴呆症患者。当考虑了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教育、饮食和生活方式行为等多种因素后,研究者表示,相比未患任何13种慢性病的参与者而言,55岁时的多病症或与人群后期2.4倍的痴呆症风险直接相关,即每年每1000人中有1.56人。这种关联会随着参与者多病症发病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比如,在65岁时,55岁之前开始发生的多病症与个体痴呆症风险增加2.5倍(每年每1000人中有3.86人)有关,而在60至65岁时开始的多病症或与参与者后期痴呆症风险增加1.5倍(每年每1000人中有1.85人)有关。
图片来源:https://www.bmj.com/content/376/bmj-2021-068005
换句话说,在70岁之前多病症发病每年轻5岁,个体后期患痴呆症的风险就会增加18%。当研究人员对更严重的多病症(定义为患上三种或更多的慢性并)进行分析后,他们发现,更为年轻的发病年龄对于痴呆症风险的重要性或许会被进一步强调。比如,相比未患慢性疾病或患一种慢性疾病的个体而言,那些在55岁时患上两种或更多慢性疾病的个体患痴呆症的风险会高出近5倍,而当多病症发病年龄在70岁时,这一风险则会高出1.7倍。
本文研究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因此研究人员尚无法确定病因,同时他们提出了一些局限性,比如一些痴呆症病例可能会被错误分类,以及研究中的参与者可能要比一般人群更健康的事实等。然而,这是一项超过30年的大型跟踪研究,当使用死亡作为结果衡量标准进一步分析后,结果是相似的,研究者表示,这或许就会增加他们对痴呆症研究所得到的结论。研究者表示,鉴于目前缺乏治疗痴呆症的有效疗法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而影响,寻找有效预防痴呆症的靶点或许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些研究发现强调了在成年过程中预防和管理慢性疾病的作用,以及其在减轻人群老年时不良后果中的重要性。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尤其是在中年而并非晚年时发病,或与人群后期患痴呆症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多病症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或许就会使得预防首次患上慢性疾病的多病症患者非常重要。(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Céline Ben Hassen,Aurore Fayosse,Benjamin Landré,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age at onset of multimorbidity and incidence of dementia: 30 year follow-up in Whitehall II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MJ (2022). DOI:10.1136/bmj-2021-06800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