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胰腺癌的新型治疗靶点
来源:科学网 2019-05-11 08:44
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联合转化医学中心王跃祥团队揭示了ERBB2的基因组变化是胰腺癌恶性进展的关键分子机制之一,并提供了靶向ERBB2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胰腺癌病人的实验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肿瘤学学术期刊Carcinogenesis。据悉,约90%的胰腺癌为胰腺导管腺癌(PDAC)。胰腺导管腺癌是医学界公认的“癌中之王”,其发现难、进展快、
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联合转化医学中心王跃祥团队揭示了ERBB2的基因组变化是胰腺癌恶性进展的关键分子机制之一,并提供了靶向ERBB2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胰腺癌病人的实验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肿瘤学学术期刊Carcinogenesis。
据悉,约90%的胰腺癌为胰腺导管腺癌(PDAC)。胰腺导管腺癌是医学界公认的“癌中之王”,其发现难、进展快、致死率高,病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多数已失去手术指征,临床上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更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
KRAS是胰腺导管腺癌重要的驱动基因,但绝大部分胰腺导管腺癌前病变,如胰腺上皮内瘤变已含有KRAS激活突变,提示从癌前病变进展为胰腺导管腺癌需要KRAS以外的分子机制。
为此,研究人员系统分析了胰腺导管腺癌基因组测序数据,发现约8.5%的胰腺导管腺癌含有ERBB2的基因组变化,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扩增。ERBB2基因改变频率位于100个酪氨酸激酶基因的首位。该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生李张告诉《中国科学报》,“有趣的是,含有ERBB2基因改变的PDAC同时含有KRAS突变,并且ERBB2基因改变与胰腺导管腺癌病人的不良预后相关。”
据悉,该研究团队利用一些列体外、体内胰腺导管腺癌模型证明了胰腺导管腺癌中ERBB2基因改变具有致癌性,加速了胰腺导管腺癌恶性进展,降低了癌细胞对KRAS的依赖性。
王跃祥研究员表示,利用人源肿瘤异种移植小鼠模型,证明联合应用ERBB2抑制剂和KRAS抑制剂能显着抑制人源胰腺导管腺癌的生长,为靶向ERBB2的药物用于胰腺癌病人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