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聚焦、成长……药明康德的最新发言透露了什么?
来源:网络 2025-02-12 15:59
如果留心就会发现,诸多优质企业正在不约而同地将聚焦主业作为新时期的破局思路。
在今年初的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下称JPM大会)上,头部CXO公司药明康德所讲述的故事都围绕其业务模式CRDMO展开,也透露出一定的“聚焦”信号。本文就带大家看看,药明康德说要聚焦的CRDMO是什么?为什么又值得其聚焦?
首先我们要看到,即使已经到了2024年,新药研发依旧面临长周期、高投入、低成功率的重重挑战,如何同时兼顾新药开发的质量、效率与成本,考验着每位创新者。
药明康德用了一张漏斗图来显示其CRDMO的内涵,其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一体化、端到端”,即可以从前端新药发现与研究(R),到工艺开发(D),再到商业化生产(M),涵盖新药研发的全过程,帮助创新者加速新药开发进程,降低项目管理的风险。
在今年的JPM大会上,药明康德提到,其CRDMO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引流”、“洞察”以及“协同”能力。
在R端,即新药发现与研究阶段,药明康德提供了包括靶点发现和验证、检测活性、交付临床前候选化合物,以及支持IND(新药临床研究申请)申报等一系列服务。引流方面,数据显示,在过去12个月里,药明康德CRDMO的R端一共交付超过45万个小分子,同比增长7%;药明康德前端研究业务部门为整体CRDMO漏斗提供了超过60%的新客户。
R端的存在,也让药明康德相较于其他CDMO能够更早地洞察创新趋势,做到前瞻布局。
有数据显示,自2019年起,包括多肽、寡核苷酸、蛋白降解疗法等在内的新分子领域,融资事件数已占全球生物创新药融资的65%~75%,2024年前三季度,新分子领域的融资和交易也主要就聚焦在这些方向。而早在十几年前,药明康德已然洞察到这些新分子潜力,早早开始了能力布局。这也意味着,得益于这一模式,药明康德的增长将充满“后劲”,未来可期。
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漏斗”内的转化,越来越多的分子被推进至D和M端,最终惠及患者。
在D&M端,药明康德凭借全面的能力和产能储备实力,为药物的后续开发提供了坚实保障。其包括API(活性药物成分)、制剂能力以及高活、流动化学、生物酶催化等全面的创新技术和综合能力,使其能够支持任何阶段的复杂分子开发,以规模效应带来更好的速度、效率和成功率。
药明康德介绍,2024年前三个季度,他们的D&M管线总计3,356个,新增分子915个,其中268个管线都来自于R端。D端管线数量同比增长11%,M端同比增长17%,增速一环高过一环。
CRDMO的协同转化已经成为这家公司的重要优势。放眼全球新药研发管线,每6个临床阶段小分子新药中,就有一个由药明康德在背后支持;在2024年美国FDA批准的31款小分子新药中,药明康德生产了其中6个,占到更是接近20%。
产业及患者贡献之外,高效的转化也让外界对这家公司的业务增长充满信心。药明康德在JPM大会上透露,自2018年起,该公司在手订单实现了35%的复合增长,2024年突破400亿元,其中D&M的在手订单数年复合增长率更是达到55%。
“R”端订单额翻倍,同期放大产生了下游12倍的“D&M”订单额增长,更是大幅提升了这家公司未来发展的可预见性。
在JPM大会上,药明康德透露2024全年预计收入依旧为383-405亿元人民币,自由现金流60-70亿元。在不断增长的现金流支持下,药明康德预计2025年D&M资本支出将翻倍,全球范围内已经同时有6个基地在火热建设中,包括美国特拉华州的生产基地、欧洲的瑞士和德国基地、亚洲的新加坡基地、中国的常州、泰兴等基地。
药明康德的未来发展,值得长期关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