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MA·神经病学》:突破!牛津团队在血液中找到识别前驱性帕金森病的生物标志物

来源:奇点糕 2024-01-09 13:53

近期,

近期,牛津大学George K. Tofaris团队在分析了576名受试者后发现,血清神经源性细胞外囊泡(L1CAM-EVs,简称为L1EV)α-突触核蛋白可以区分出可能处于前驱期的帕金森病高风险人群。

 

具体来说,血清L1EV α-突触核蛋白水平不仅能区分iRBD患者和健康人群(曲线下面积AUC=0.91),还能将超过80%的概率处于帕金森病前驱期的参与者和不到5%的概率的参与者区分开来(AUC=0.80)。

 

研究发表在JAMA Neurology上[1]。

 

图片

论文首页截图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利用L1CAM来免疫捕获循环和脑脊液中衍生的细胞外囊泡,这些外囊泡中含有多种高水平的,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相关的重要蛋白质,可作为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就利用L1EV捕获技术,着重观察了血清L1EV α-突触核蛋白能否作为识别帕金森病前驱期患者的生物标志物。

 

这项回顾性、横断面、多中心的队列研究共纳入了576名参与者,涉及了4个队列,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参与者(如iRBD患者,GBA1N409S携带者,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

 

随后研究人员按照队列的不同将参与者分成了3组。第1组为派生组,参与者来自牛津帕金森病中心发现队列,共170名,其中iRBD患者97名,健康对照73名。派生组的目的是为了计算出血清L1EV α-突触核蛋白的检测阈值。

 

第2组为验证组1,参与者来自马尔堡+科隆队列,共122名,其中iRBD患者合计75名,健康对照合计47名。验证组1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血清L1EV α-突触核蛋白的检测阈值。

 

第3组为验证组2,参与者来自帕金森病进展标志物研究计划(PPMI),共263名(这一组参与者更多样,包括非显性GBA1N409S基因携带者、iRBD和有嗅觉减退症状的参与者等等)。验证组2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验证血清L1EV α-突触核蛋白的检测阈值。

 

图片

各队列数据

 

通过检测和分析派生组参与者的血清样本,研究人员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RBD患者血清L1EV α-突触核蛋白水平明显更高(12.20 vs. 24.21 pg/mL,P<0.01)。进一步,研究人员推算得出血清L1EV相关α-突触核蛋白的检测阈值为17.75 pg/mL,并准备在验证组1中进行验证。

 

结果发现,在验证组1中,以17.75 pg/mL为阈值可区分iRBD患者和健康人群(AUC = 0.91),敏感性87%,特异性82%。

 

图片

研究主要数据1

 

进一步,研究人员想在验证组2中判定17.75 pg/mL这一阈值能否应用到更广泛的人群,于是将验证组2的参与者(146名GBA1N409S基因携带者、20名嗅觉减退者、27名iRBD患者,20名健康人群和50名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进了帕金森病风险分层,其中有超过80%概率处于帕金森病前驱期的参与者47名,低于5%概率处于帕金森病前驱期的参与者57名,介于两者之间的参与者有89名。

 

结果发现,17.75 pg/mL这一阈值能将超过80%的概率处于帕金森病前驱期的参与者和不到5%的概率的参与者区分开来(AUC=0.80),敏感性74%,特异性67%。

 

图片

研究主要数据2

 

总的来说,该研究证明血清L1EV α-突触核蛋白水平是可以用来识别帕金森病前驱期患者的,尤其是那些高风险患者。不过本文作者认为,目前该研究样本量较小,且需要更多纵向研究来进一步确定血清L1EV相关α-突触核蛋白的检测阈值。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