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背景噪音抑制的肿瘤靶向光声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刘成波团队、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和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严飞团队、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储军团队,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Jonathan Sessler团队合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题为Background-suppressed tumor-targeted p

2022-03-03

Nature Methods:科学家研发出可用于体内成像的基因编码传感器

  食欲素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重要功能的下丘脑神经肽,当前,由于检测技术分辨率有限,对其在体内的释放和作用范围知之甚少。近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Methods》发表了题为“A genetically encoded sensor for in vivo imaging of orexin neuropept

2022-03-03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无创可激活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可用于乳腺肿瘤检测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替代基于钆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者评估了原位乳腺肿瘤异种移植的CEST MRI的可能性,未标记的阿司匹林通过各种酶活性转化为水杨酸(SA),最显著的是抑制环氧化酶(COX)-1/-2酶。

2022-03-05

Cell Stem Cell :解析人类胚胎不同区小胶质细胞发育方面取得进展

  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固有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在健康CNS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监测和保护作用。有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来源于卵黄囊组织中的红髓系前体细胞,它们迁移、定植、分化,并在大脑中成熟,最终达到稳定状态,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环境的免疫平衡。与成年成熟的小胶质细胞相比,胚胎期小胶质细胞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并参

2022-03-09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我国科学家设计出实现背景噪音抑制的肿瘤靶向光声成像新方法

 光声成像中,体内血红蛋白分子产生强烈的背景信号,导致其他分子成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受到很大局限,这些分子被淹没在血液中血红蛋白分子造成的强背景中。具有光开关特性的基因编码蛋白是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这种蛋白能够在“开”“关”两种状态成像,通过差分的方法有效去除血液背景。但该方法至今难以得到实际应用,只在概念层面展现出差分成像的效果。近日,中国科

2022-03-08

肠轴再添力证,人体临床试验已开展

  在现代社会,焦虑似乎无处不在,工作焦虑、肥胖焦虑和感情焦虑,这些大大小小的焦虑充斥了我们的生活。但你是否思考过,你为什么会产生焦虑这种感觉,导致焦虑的源头又有哪些?近日,加州理工学院 Sarkis Mazmanian 教授团队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A gut-derived metabolite alters brain

2022-02-24

Cancer Discovery:科学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肺癌发生转移的可能机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变型肺癌在肺癌患者中占比高,其常用治疗药物为奥西替尼,该药疗效显着,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不足之处是接受治疗的患者仍然会发生癌症脑转移,其转移机制尚不清楚。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EGFR突变型肺癌患者的癌细胞

2022-02-23

Cell Host and Microbe:肠道细菌噬菌体竟与人类执行力和记忆力有关,肠轴或增加新成员

   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身体被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在内的数万亿微生物占据,这些微生物被统称为共生菌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是一个由人体和共生菌群的多元复合体。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量细菌,这些肠道菌群的失衡,影响着人类肥胖、肠炎、自身免疫疾病、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甚至影响人类寿命等等。因此,有必要了解人类的肠道细菌以及感

2022-02-25

Cell:免疫细胞或会在转移到大脑的肿瘤上留下指纹线索 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癌症转移的新型疗法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来自15个人类大脑转移中超过10万个恶性和非恶性细胞的数据,揭示了跨越7种不同类型脑瘤的转移细胞的两种功能性原型,其每一种都包含免疫和非免疫细胞的类型,相关研究结果为科学家们研究转移性脑瘤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路线图,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疗法来改善癌症转移性患者的治疗。

2022-02-19

《自然》双重磅:肠菌“控”实锤了!科学家首次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同时证实,清除特定微生物代谢产物有望治疗自闭症

  一篇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文章表示,肠菌及其代谢物作为大脑发育和行为的关键调节器,竟会加重焦虑症状。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Sarkis K. Mazmania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由小鼠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物4EPS被吸收到血液后,经全身循环进入大脑,通过影响大脑中的髓鞘形成来影响小鼠的复杂行为,导致小鼠的焦虑加重[1]。而且,这项研究

202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