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东亚古人类牙齿生长发育研究取得进展

 01月17日,《科学》子刊《科学进展》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邢松等与国际同行合作完成的关于许家窑古老型人类幼年个体的牙齿生长发育研究结果。该研究发现:在形态特征上还比较原始的许家窑人在牙齿生长发育规律(被认为反应生活史)上已经步入现代人变异范围内。提示人类在演化成如今模样之前,可能就已经像现代人一样遵循着一个较慢的生理节律。区别于现生的其他灵长类,现代人有着独特的

2019-01-18

Genes:DNA能够帮助古人类学研究

2019年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谢菲尔德大学的科学家创造了一种工具,使他们能够通过对古老的DNA进行研究,从而更准确地识别古欧亚种群。目前,对古代DNA的研究需要大量信息来将骨骼分类为群体或找到其生物地理起源。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定义了一个名为古代遗传信息标记(aAIMs)的新概念 - 一组具有足够信息的突变,可以识别和分类古代种群。(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这

2019-01-15

最早的预制石核揭示古人类技术与认知能力的演化

 6月28日,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浩与南非金山大学Kathleen Kuman,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Matt Lotter,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George Leader和南非开普敦大学年代学家Ryan Gibbon的合作研究成果。通过对出土于南非北开普省早期阿舍利遗址(Canteen Kopje

2017-07-03

Nature:古人类牙结石揭迄今最久微生物基因组草图出炉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在线发表的一项演化学研究报告,近乎完整地构建出了一种口腔细菌的基因组,这个有48000年历史的微生物的基因组,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的微生物基因组草图,研究同时揭示了尼安德特人的饮食结构

2017-04-05

《自然》:人类之母露西系从树上坠亡,证明古人类曾爱树栖

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人类之母”、全世界最著名古人类——露西(Lucy),是从很高的树上摔下受伤而死的。

2016-08-30

德科学家称古人类直立行走可能并非一次进化完成

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的重要标志,但至今都没有发现古人类从四腿爬行到两腿立直这一过渡环节的化石证据。对此,德国森肯贝格古人类研究所所长施伦克认为,也许古人类从爬行到直立经过了多次反复。 据媒体报道,这位科学家日前在奥地利科学院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提出了这一看法。远古时期热带雨林遍布整个非洲大陆,但2000万年前非洲东部开始出现沟壑,从700万年前开始向南部延伸,形成众多高山峡谷。

2015-03-26

PNAS:东亚最早古人类暴力行为的化石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吴秀杰与南非及美国学者合作对距今13万年的广东马坝人头骨化石表面痕迹进行研究发现,造成损伤的原因很可能是人类之间的暴力行为。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东亚地区最早的人类之间暴力行为以及受伤后长时间存活的化石证据,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网络版上。 据介绍,1958年发现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山的人类头骨化石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

2012-11-18

Sci Rep:在古人类样本中识别细菌“罪魁祸首”

本期Scientific Reports杂志报告了对古人类样本进行筛查来寻找传染病的一个新方法。

201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