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开花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中获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莲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鉴定分析发现莲中共存在8个NnFT同源基因,并证明了NnFT2和NnFT3基因调控植物开花的生物学功能。

2024-01-19

上海交大杭化/王存团队通过空间多位点测序,为肝癌异质性评估和患者免疫分型提供新思路

当前大多数用于肝癌预后风险评估的模型都是基于单区域采样队列开发,这些风险评估模型在开发时未完全考虑瘤内异质性这一重要因素,因此很容易受采样偏倚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准确性受到较大限制。

2023-02-20

的单瓣重瓣等性状遗传定位研究中取得进展

莲(荷花)作为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已有几千年栽培历史,其花器官中表现出广泛的多样性,如花色、花瓣数等方面的变化。然而,莲花各种形态特征的遗传变异规律仍不清楚。

2022-09-29

Br J Pharmacol:穿心内酯通过靶向ERRalpha调节破骨细胞生成的代谢适应来预防骨丢失

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需要雌激素相关受体α(ERR)驱动的代谢适应来满足不断增加的能量需求。这里,作者假设天然产物穿心莲内酯(AP)作为ERR反向激动剂来限制破骨细胞的发生。利用虚拟对接和位点定向诱变分析研究AP与ERR的结合模式。采用免疫共沉淀、荧光素酶报告试剂、实时荧光PCR和免疫印迹分析鉴定AP为ERR逆激动剂。AP在体内的药理作用在雄

2021-07-14

研究揭示水生植物两生态型间表型适应性分化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特色水生经济植物莲其自然分布区包括两种分别适应高低纬度气候环境的生态型:温带型(亚洲高纬度温带及寒带)和热带型(亚洲及澳大利亚北部低纬度热带)。莲的地下茎俗称藕或藕带,是区分温带型(地下茎膨大成藕,具有明显的年生长发育周期)和热带型莲(地下茎鞭状不膨大,常年无明显停顿生长)的重要器官,其表型分化体现了莲表型对不同纬度气候环境的适应性进化。DNA甲基化修饰是一

2021-05-09

热带和温带杂交品种F1组织中的偏向等位基因表达研究取得进展

  水生植物莲适应不同纬度地理气候而分化为具有不同性状特征的两个生态类型:地下茎细长不膨大的热带莲和地下茎膨大的温带莲。温带莲地下茎膨大成藕是其进化过程中重要的表型创新,膨大的地下茎储存大量淀粉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温带莲顺利越冬。虽然通过转录组学得到一些参与莲藕膨大的关键基因和通路,但基因调控变异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深入,尤其是两类莲的顺式调控

2021-04-02

热带和温代杂交品种F1组织中的偏向等位基因表达研究获进展

    水生植物莲适应不同纬度地理气候而分化为具有不同性状特征的两个生态类型:地下茎细长不膨大的热带莲和地下茎膨大的温带莲。温带莲地下茎膨大成藕是其进化过程中重要的表型创新,膨大的地下茎储存大量淀粉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温带莲顺利越冬。虽然通过转录组学得到一些参与莲藕膨大的关键基因和通路,但基因调控变异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深入

2021-03-26

中国学者公布基因组数据库

 近日,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携手研发出破译荷花遗传密码的莲基因组数据库。日前,该数据库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公布,供各国荷花研究人员免费共享。据介绍,水生植物莲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开花植物之一。研究发现,早在约1.4亿年前蕨类植物和恐龙称霸地球的时代,在北半球许多水域已有莲的分布。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具有悠久的荷花研究传统与历史,目前收

2021-02-19

研究公布水生植物的基因组遗传变异与表达数据库

  莲为水生植物,俗称荷花(莲科莲属),莲的起源较早,对研究被子植物(有花植物)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生产中,莲花色、花型丰富多样,且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应用广泛;兼具食用、药用等重要价值,引发学界关注。基于此,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生物地理学学科组与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合作,构建了莲的基因组遗

2021-02-02

水生植物的miRNA与可变剪切调控研究获进展

植物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在18-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RNA,成熟的miRNA能调控其靶标基因的表达,在植物生长发育、生物和非生物逆境适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变剪切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后调控机制,能使同一个基因产生多个具有结构差异的转录本,而这些转录本很多在蛋白结构以及分子功能上也产生差异。由于这些结构序列上的差异,导致同一个miRNA靶标

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