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子刊:靶向作用淋巴结的纳米药物或有望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2-05-25 18:46

来自密歇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或有望开发出治疗侵袭性乳腺癌的新型疗法。

重塑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免疫调节剂能与抗程序性死亡1(α-PD1)或抗程序性死亡配体1(α-PDL1)免疫疗法联合使用,但在临床试验中的成功率却相对有限,然而,调节淋巴结免疫抑制微环境的治疗性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或许被忽视了。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题为“Albumin nanoparticle containing a PI3Kγ inhibitor and paclitaxel in combination with α-PD1 induces tumor remission of breast cancer in mic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或有望开发出治疗侵袭性乳腺癌的新型疗法。

靶向作用淋巴结的纳米药物或有望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

图片来源: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研究者表示,同时靶向作用淋巴结和肿瘤中的免疫微环境或会导致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小鼠模型发生长期的肿瘤缓解,此外,利用纳米颗粒来运输这些免疫改变药物或能增加疗法的有效性;长期以来,免疫疗法联合化学疗法一直被用作三阴性乳腺癌的标准化疗法,但其仅会在患者中显示出非常有限的反应,很多人认为,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或许是导致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反应不佳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前开发的免疫调节剂在动物模型中效果良好,但在临床试验中却失败了。为此研究人员就想通过研究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长期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并且能够承受更加严格的临床试验,为此,研究人员就必须超越肿瘤微环境来更多地关注淋巴结。

科学家们对淋巴结微环境的关注并不够,但其同样重要,淋巴结在启动癌症进展和转移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此研究人员一起分析了能调节肿瘤和淋巴结微环境从而改善患者疗法反应的策略,基于15年的研究经验,研究人员表示,一种新型的纳米药物或能将免疫调节剂运输到这些微环境中来改变巨噬细胞的功能。随后研究人员利用名为Nano-PI的白蛋白纳米颗粒(一类纳米药物)联合免疫疗法来治疗乳腺癌小鼠,从而重塑其机体中淋巴结和肿瘤中的微环境,结果发现,Nano-PI不仅能增强免疫调节剂向淋巴结和肿瘤中的运输,还能改善这两种组织中巨噬细胞中药物的积累。

让研究人员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如果使用这种纳米颗粒来运输药物从而调节肿瘤和淋巴结的话,或许就有望实现长期的肿瘤缓解并消除肿瘤的肺部转移。这些药物表现很好但所得到的结果却很一般,一旦研究人员利用这种方式来运输纳米颗粒的话,或许就能实现近200天无肿瘤重新生长,而大多数小鼠模型都能在90天内恢复。但这似乎并不是一种治愈方法,其代表了未来临床试验中的一种潜在的候选药物,或有望帮助肿瘤患者实现长期的肿瘤缓解。

原始出处: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translmed.abl3649

这篇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使用不同的标准来开发Nano-PI,其是一种具有药物特异性、纳米载体特异性、靶向细胞特异性且疾病特异性,能将药物运输到上述两类组织的巨噬细胞中,具体而言,Nano-PI能靶向作用M2巨噬细胞,这是治疗转移性乳腺癌需要调节的免疫抑制因子的一种;在Nano-PI中显示的设计表明,增强免疫疗效来实现长期完全肿瘤缓解的可能性,这或许有助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更好的临床转化。

一般而言,纳米药物在癌症疗法中并不总是非常成功,这主要是由于从临床前模型到癌症患者的临床转化不佳,但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Sun及其同事发现了一种新方法或能增强这种纳米技术的功效;研究人员使用了针对特定药物的纳米药物设计新标准,这意味着必须使用其来克服特定环境中所遇到的特定问题;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理论,并继续深入探索同时靶向作用淋巴结和肿瘤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希望这些研究结果未来或有望进一步走向临床试验。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Nano-PI联合α-PD1或能调节淋巴结和肿瘤中的免疫微环境,从而就能实现转移性乳腺癌小鼠癌症的长期缓解,同时这种组合性疗法或有望作为未来开展临床试验的潜在候选组合性疗法。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YUDONG SONG,LUKE BUGADA,RUITING LIHONGXIANG HU, et al. Albumin nanoparticle containing a PI3Kγ inhibitor and paclitaxel in combination with α-PD1 induces tumor remission of breast cancer in mice,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2). DOI: 10.1126/scitranslmed.abl364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