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5G技术助力冬奥医疗保障 京张携手远程完成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

  1. 神经

来源:北京天坛医院 2021-11-15 14:30

近日,北京天坛医院指导、联合张家口第一医院共同成功完成5G通讯下远程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这是河北省首台、国内第三台5G环境下机器人辅助定位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当日上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手术室内,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挂职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副院长的杨岸超医生正对着屏幕,通过5G网络与北京进行连线。网络的另外一端连着北京,坐着的是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贾旺,以





近日,北京天坛医院指导、联合张家口第一医院共同成功完成5G通讯下远程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这是河北省首台、国内第三台5G环境下机器人辅助定位脑深部电极植入术。

当日上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手术室内,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挂职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副院长的杨岸超医生正对着屏幕,通过5G网络与北京进行连线。网络的另外一端连着北京,坐着的是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贾旺,以及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功能神经外科病区主任张建国。作为张家口-天坛医院脑科中心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手术,不论是北京还是张家口,两地专家医护团队都已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

手术的患者是张家口市康保县人,已有17年帕金森病史,入院时表现为单侧肢体静止震颤、强直伴行动迟缓。为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杨岸超经过前后两周的周密筹备,通过5G视频连线,在张建国的远程指导下精准定位,成功为患者植入电极,术中磁共振扫描见脑内电极植入位置精确,注册误差仅0.16毫米,完全达到手术预期。

脑深部电刺激术主要应用于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癫痫、精神类疾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是颅脑手术中操作精度要求极高的一种手术方式。

手术要求将脑深部电极非常精准地植入到患者大脑丘脑底核,通过施以脉冲微电流刺激达到调节相关脑功能网络环路,改善病人病症的效果。但由于该靶点位于大脑中心部位,长约1.2cm,横宽仅约0.8-1.0cm,对于电极植入的精准性具有很高挑战。基层医院无法进行此类手术,患者需要辗转异地至国内较大的脑科中心寻求治疗。而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神经外科精准定位工具,并且具备远程控制模块,通过5G实时通讯技术,可以满足异地互联互通。因此患者可以在当地医院就诊,由上级医院专家通过远程操作机器人,指导实现精准定位,进一步增加了手术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次手术开始前由贾旺院长在北京远程操作机器人,为患者注册。“贾院长,我这里显示注册误差是0.16㎜!”盯着眼前机器人屏幕上的数值,杨岸超第一时间向在北京的贾旺、张建国教授进行了汇报。按照国际标准,一般机器人手术的注册误差为0.5㎜左右。而本例手术误差仅0.16㎜,意味着该机器人系统非常精准,靶点定位准确性极高,病人的预后效果也将会远超预期!然后天坛医院张建国远程操作机器人,在计划系统上对丘脑底核精准定位,最后由张家口第一医院的杨岸超副院长实施操作,消毒、钻孔、电极植入……当术中微电极准确记录到典型的丘脑底核电信号时,所有人如释重负。杨岸超说:“我们一次性成功、准确地找到了丘脑底核这个关键核团!随后的手术操作依旧一气呵成,在中午时分即完成所有操作。”

贾旺表示,在全民大健康策略下,手术不再于局限于病人要到医院接受诊疗,基于5G网络技术,专家能随时随地了解当前手术进展和患者情况,实现远程会诊,响应时间短,诊疗决策准确,保证了救治的高效与专业。机器人辅助手术是神经外科学精准诊疗进步的趋势,是科技冬奥的重要体现。

据张建国介绍,手术机器人越来越精准化、智能化,让手术也更便捷。机器人的辅助让DBS手术定位跨越了传统的框架,改变了手术方式和手术模式,患者术中更舒适,术后效果也更好。DBS手术完成后,还需要术后程控,5G网络的发展,患者足不出户,远程就可接受医生的指导,这是领先于国际水平的。比如,在疫情期间,天坛医院就曾为四千多名病人进行远程DBS程控。(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