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6日 讯 /
生物谷BIOON/ --最近几年来,PM2.5这一名词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PM2.5是指空气中一类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的浓度,该值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
很多研究已经揭示了PM2.5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P,2.5究竟有哪些具体的影响呢?根据最近发表在《BMJ》杂志上的两项研究,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
长期接触高浓度PM2.5伴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高首先,来自北京医学科学院的医生们发表了一篇名为“Long term exposure to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incidence of strok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from the China-PAR project.”的文章,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揭示了中国人群长期暴露于环境细颗粒物与
中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1。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收集了15个省份内共计117575名参与者的相关资料。分析结果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参与者住所的长期平均PM2.5水平为64.9μg/ m3(31.2μg/ m3到97.0μg/ m3之间)。在整个随访期间,共发生了3540例
中风事件,其中63.0%(n = 2230)属于缺血性,27.5%(n = 973)属于出血性。与第一季度接触PM2.5(<54.5μg/ m3)的参与者相比,PM2.5最高季度(> 78.2μg/ m3)的参与者出现
中风(HR=1.53),缺血性
中风(HR=1.82)以及出血性中风(HR=1.50)的风险显著增加。 PM2.5浓度每增加10μg/ m3,发生中风,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的风险增加分别为13%,20%和12 %。根据观察,长期暴露于PM2.5和脑卒中发生风险之间存在几乎线性的相关性。
总之,这项研究以中国人群为样本,表明长期暴露于相对较高浓度的PM2.5与中风发生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这些发现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其他中低收入国家的空气污染和中风预防相关的环境和健康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短期接触高浓度PM2.5伴随着心血管疾病住院率的上升另外,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医生们发表了名为“Association between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pollution and hospital admissions for cause specif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ime series study in 184 major Chinese cities.”的文章,探讨了中国境内184个主要城市中人群接触高浓度PM2.5与心血管疾病住院事件之间的关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