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新型DNA缓蚀分子作用机制

  1. DNA

来源:宁波材料所 2019-07-11 13:10

 金属材料的有效腐蚀防护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而缓蚀剂技术由于具备优异的效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防腐蚀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有机缓蚀剂主要通过分子结构中的杂原子、p键或极性基团作为活性吸附中心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而有机分子与金属之间化学键的强度直接决定了该保护膜的质量和最终的缓蚀性能。因此,一般认为具有更多的活性吸附中心的缓蚀分子会与金属之间形成更强的螯合作用,进而

 

金属材料的有效腐蚀防护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而缓蚀剂技术由于具备优异的效果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防腐蚀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有机缓蚀剂主要通过分子结构中的杂原子、p键或极性基团作为活性吸附中心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而有机分子与金属之间化学键的强度直接决定了该保护膜的质量和最终的缓蚀性能。因此,一般认为具有更多的活性吸附中心的缓蚀分子会与金属之间形成更强的螯合作用,进而可在金属表面生成更稳定的吸附膜。但缓蚀剂的分子结构与腐蚀抑制性能之间具体的构效关系如何,目前依然是缓蚀剂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绿色”缓蚀剂是如今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研究对环境无公害的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作为一种绿色生物大分子,脱氧核糖核酸(DNA)含有许多配位原子的极性基团,在新型绿色缓蚀剂的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立平团队博士后强玉杰通过系统的电化学测试、表面结构表征、吸附等温模型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了DNA分子对铜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DNA可以作为铜在硫酸介质中的高效缓蚀剂,缓蚀效率可达90%以上,并在温度升高以后依旧可保持优异的缓蚀性能。且该缓蚀剂属于阴极型缓蚀剂,会在铜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单分子膜,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DNA缓蚀膜在铜表面具有活性阻滞效应,且为化学吸附为主的混合吸附模式。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分子层面上得出了DNA分子及其各组分在铜表面的稳定吸附构型及吸附强度,发现了腺嘌呤核苷酸在DNA缓蚀性能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从而为同类型缓蚀剂进一步的分子设计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9, 492, 228-238。(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