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分子三维结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为开发新型药物带来新前景

  1. 分子三维结构

来源:科技部 2018-10-14 10:29

 最近,来自纽约城市大学的Biscoe研究小组在分子三维结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这一研究发现公布在9月20日的Science杂志上。这项研究建立在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发现成果之上,这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有效地制造复杂的化合物,广泛应用在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这一开创性交叉偶联反应技术利新候选药物的快速构建成为可能,但主要局限于扁平(2D)分子的

 

最近,来自纽约城市大学的Biscoe研究小组在分子三维结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这一研究发现公布在9月20日的Science杂志上。

这项研究建立在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发现成果之上,这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有效地制造复杂的化合物,广泛应用在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这一开创性交叉偶联反应技术利新候选药物的快速构建成为可能,但主要局限于扁平(2D)分子的构建。

Biscoe研究小组在分子三维结构研究上取得突破,解决了一直以来新药研发受到无法精确控制分子三维结构的限制,为开发新型药物带来新前景。

“两种具有相同结构和组成,但彼此互为镜像的分子会产生非常不同的生物反应。因此,控制分子三维结构中原子的方向对于药物发现过程至关重要,”文章的作者Mark Biscoe说。沙利度胺事件就是医药史上一个著名的悲剧,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就是因为沙利度胺的两个镜像的生物学效应不同。“今天,交叉偶联反应广泛用于药物发现,但它们没有实现分子结构的3D控制。我们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工艺来实现这种控制,它允许选择性地形成分子镜像。”

“通过了解不同的膦配体如何影响交叉偶联产物的最终几何形状,我们开发出了可靠的方法来选择性地保留或反转分子的几何形状,”文章第一作者,Shibin Zhao博士说,“这意味着我们现在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分子的最终几何形状。”

Biscoe的研究团队解决了药物发现过程中的重大难题。在此之前,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只能够生成2D分子文库,进行生物学测试。现在,科学家们能够通过新的方法使用交叉偶联反应快速生成新化合物库,同时控制化合物的3D结构,这将有助于发现和开发新药物。 (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