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 Trans Med:CAR-T疗法治疗神经胶质瘤为什么效果不佳?

  1. 免疫治疗
  2. 肿瘤

来源:本站原创 2017-07-22 11:48

2017年7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临床试验表明遗传修饰的T细胞具有治疗神经胶质瘤的效果,然而,要想最终攻克这一癌症,还需要解决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效应以及基因突变的复杂性。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过去两年来,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报道了利用CAR-T疗法治疗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试验结果,他们

2017年7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项临床试验表明遗传修饰的T细胞具有治疗神经胶质瘤的效果,然而,要想最终攻克这一癌症,还需要解决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效应以及基因突变的复杂性。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过去两年来,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报道了利用CAR-T疗法治疗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试验结果,他们利用靶向肿瘤特异性抗原的EGFRvIII的CART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最新的这一研究中,作者发现了该技术的两大瓶颈:其一是患者肿瘤组织中EGFRvIII的表达差异性较大;其二是肿瘤微环境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效应,这一效应在治疗过程中会逐渐严重。因此,作者认为需要同时寻找新的肿瘤抗原以及寻找克服免疫抑制效应的药物,从而实现对肿瘤组织的杀伤。


(图片来源:Penn Medicine

“这是一项初步阶段的临床试验,但我们希望细胞能够顺利到达肿瘤组织进行增殖,并且降低对患者的毒性。如果能够实现,那么将会成为供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案之一”。该文章的作者O'Rourke博士说道。

美国境内每年有22000人被诊断患有神经胶质瘤,该肿瘤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而且患有该类癌症的患者寿命通常不会超过15个月。

该研究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一组在接受CART细胞注射治疗后没有再次进行手术,第二组在治疗后较晚的时间接受了手术,第三组在治疗后较早的时间内做了手术。在细胞注射治疗之后的两个星期内,能够检测到CART- EGFRvIII细胞向肿瘤组织中浸润,一个月内能够在血液组织中检测到上述细胞,而细胞的数量则在注射后两周左右发生平稳的下降,并且在一个月过后低于检测水平。

此外,作者发现CART细胞的免疫激活会受到反向的调节,其中包括免疫抑制类的信号通路活性的上调。“在细胞注射治疗之后肿瘤组织中会出现抑制性T细胞的大量增殖与活化,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调节肿瘤微环境使之对CART更为友好”。(生物谷 Bioon.com)

资讯出处:Combining CAR T cells with existing immunotherapies may overcome resistance in glioblastomas

原始出处:D.M. O'Rourke el al., "A single dose of peripherally infused EGFRvIII-directed CAR T cells mediates antigen loss and induces adaptive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glioblastoma,"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7). stm.sciencemag.org/lookup/doi/ … scitranslmed.aaa098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