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盘点:世界炎症性肠病日 小编带你了解炎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1. 克罗恩病
  2. 基因
  3. 炎症性肠病
  4. 睡眠
  5. 肠道菌群
  6. 靶点

来源:生物谷 2016-05-19 19:23

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治疗以及新型药物的开发,小编对一些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回肠、直肠、结肠中发生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在临床中表现为患者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性炎症,疾病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向全结肠蔓延;而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为非连续性全层炎症,最常累及部位为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炎症性肠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疾病。有研究者预测,未来10年炎症性肠病在全球将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尤其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及印度,患者将在此时期内快速增加。如果将来中国炎症性肠病的患病率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患者保守估计可达500万。

此前刊登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就开发了一种凝胶来传递药物,这种水凝胶材料能够粘附到炎症部位,并随时间的推移缓慢释放药物来治疗炎性肠病,而这一研究突破,有望开发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新型疗法。

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治疗以及新型药物的开发,小编对一些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

【1】Science:揭秘基因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引发炎性肠病的分子机制

doi:10.1126/science.aad9948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人类机体中两种缺陷性基因和一类有益细菌释放的信息及肠易激综合征之间的关联,文章中研究者利用小鼠、离体人类细胞及人类肠道中的脆弱拟杆菌进行研究。

此前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 fragilis)是机体的一种有益菌群,其带来的益处远大于对机体的损伤,其他研究人员发现,克罗恩病患者机体中缺失两种名为NOD2和ATG16L1的基因,这两个基因的缺失会诱发机体肠道发生炎症,研究者目前并不清楚这种缺失的基因如何诱发疾病的发生,但在本文中研究者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AJPGLP:科学家揭示炎性肠病发病机制新见解

doi:10.1152/ajpgi.00214.2014

近日,来自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炎性肠病(IBD)的发生或许会受到肠道中引发炎症的特殊蛋白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AJP: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上。

在英国高达百分之一的人群都会在其一生中患炎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炎性肠病在英国影响着26万人的健康。而患者机体中小肠粘膜的修复主要依赖于肠道中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Rachael Rigby教授表示,为何炎性肠病患者在发达国家不断增长,这其中潜在的原因就包括患者肠道中定居的微生物的改变等原因。

肠道中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往往会影响患者肠道粘膜的修复,而肠道粘膜为个体机体抵御感染性制剂树起了一道有力的防线;整个肠道都由单一的上皮细胞层所覆盖,而上皮细胞会因个体患炎性肠病而发炎以至于被破坏。文章中研究者调查了一种名为SOCS3的特殊蛋白在炎性肠病发病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3】Sci Transl Med:开发出抵御炎性肠病的工程菌

doi:10.1126/scitranslmed.3004212

近日,来自法国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可以保护机体抵御肠道炎症的有益细菌,这种保护作用由一种人类机体蛋白弹力素来提供,这种蛋白可以人工引入到乳制品细菌中。这项研究可以为遭受慢性炎症疾病的患者带来帮助,慢性炎症疾病患者包括克罗恩氏症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研究成果于10月31日刊登在了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在法国,每年有200,000个个体遭受慢性炎性肠病的困扰,而且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重点研究了人类的抗炎蛋白质-弹力素,尽管这种蛋白质可以保护肠道免于炎症,可是其在炎性肠病患者的肠道中是不存在的。

运用肠道和食品中非致病性的细菌,研究者通过人工改造细菌,使其可以产生弹力素,从而使得工程化的细菌在炎性肠病患者机体中发挥作用。

【4】Nature: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相关基因与炎性肠病有关

doi:10.1038/nature11582

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胃肠道的炎性疾病,已困扰了科学界数十年。10年前,研究者意识到基因和环境可导致这些疾病,但对这些疾病如何发生以及发生的确切原因知之甚少。为了缩小这些疾病涉及的关键途径的范围,需要数千例患者的样本、数百万个数据点以及许多机构的医师和科学家们的贡献。

来自CD和UC领域的研究者们一起分享了原始数据以及新收集的遗传信息,以探索一组累及全球数百万人的疾病的生物学性质。该项研究集中于两种疾病,统称为炎性肠病(IBD),结果提示IBD风险和参与其他免疫相关疾病及免疫系统对病原体产生应答的基因之间存在基本联系。该研究结果于10月3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这项研究标志着我们首次从全世界这么多研究中获得并综合了原始数据,我们还首次联合分析了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Mark Daly(该研究的高级作者之一,布罗德研究所高级准会员及其医学和人口遗传学项目的共同负责人)说。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能够同时评价这两种疾病的证据,并发现了与这两种疾病相关的大部分遗传危险因素。”

【5】Gastroenterology:炎性肠病逐渐成为全球性疾病

doi:10.1053/j.gastro.2011.10.001

根据美国肠胃病学会的官方期刊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研究,全球各地的肠炎(IBD)发病率与流行率正在逐年增加。

"了解世界各地肠炎的流行病学对于确定其地理模式和时间趋势是很重要的",卡尔加里大学医学博士、公共卫生学硕士、该研究的第一作者Gilaad G. Kaplan说,"我们的研究结果将帮助研究人员估计肠炎的全球公共健康负担,以便分配适当的卫生保健资源,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Kaplan博士补充道,一个阿尔伯塔创新-健康解决人口健康(Alberta Innovates -- Health Solutions population health)的研究者。

在发展中国家以标准化方式收集的基于人口的流行病学数据是稀少的。为了正确解释发病率或流行的数据和评估时间趋势,研究人员进行了一次描述IBD发病率和/或流行率的所有基于人口的研究的系统性回顾。他们发现,事实上IBD发病率在已经研究的世界的每个地区正在增加或稳定。

【6】Clin Gastr Hepatol:适宜睡眠减少患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

doi:10.1016/j.cgh.2014.04.021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表示,如果个体每晚没有达到7-8小时的睡眠时间,那么其患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就会增加。

研究者Ashwin N. Ananthakrishnan说道,睡眠时间太短或太长都会对个体的健康带来影响,而且其和个体的总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风险增加直接相关;我们的研究发现,睡眠时间或许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也息息相关。每天低于6小时或高于9小时的睡眠会增加个体患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

文章中,研究者对1976年及1989年招募的女性个体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对其中90%以上的个体进行调查问卷;研究者指出,进行大量人群的长期研究可以更加清晰地揭示睡眠持续时间和潜在疾病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而研究结果也显示,在睡眠持续时间和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风险之间存在一种U型关系,即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增加个体患溃疡性结肠炎的风险。

【7】Scientific reports:中国科学家发现克罗恩病潜在治疗靶点

doi:10.1038/srep10397

近日,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在克罗恩病中miR-19b会发生表达下调,并通过分析进一步证明miR-19b能够通过调节SOCS3表达抑制炎症应答,这一发现对于靶向microRNA治疗炎症性肠道疾病具有一定意义。

研究人员指出,在炎症性肠道疾病中常会发现microRNA的异常表达,但这些microRNA的生物学功能和靶向目标仍未得到完全了解。他们在该项研究中发现miR-19b在克罗恩病中表达显著下调,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并在多种免疫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3(SOCS3)可能是miR-19b的一个潜在靶向目标。

【8】IBD:科学家揭示引发克罗恩病发生的遗传改变

doi:10.1097/MIB.0000000000000179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克罗恩病患者机体的遗传改变或许可以帮助开发治疗该疾病的新型疗法,研究者表示,他们在克罗恩病患者机体中鉴别出了DNA的化学改变,这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对患克罗恩病的患者进行及时筛查。

文章中,研究者对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发现了细胞中DNA的遗传改变,其中一些基因和克罗恩病直接相关,但是遗传这些基因的个体并不是所有都会患上克罗恩病;本文研究也揭示了个体之间环境因子的改变,比如饮食和肠道细菌的改变,也会诱发某些遗传上述基因的人群患克罗恩病。

由于DNA的化学改变会影响基因的功能,因此这些基因或许可以作为开发新型克罗恩病疗法的突破口。单一的DNA检测并不足以对克罗恩病进行检测,但是其可以揭示人群的患病风险并且帮助减少进行克罗恩病筛查的人群数量。

【9】强生老牌皮肤病药物 Stelara治疗克罗恩病3期临床效果显著

近日,强生治疗牛皮癣的药物Stelara在一项针对克罗恩病的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临床反应,患者的病情得以缓解,这为Stelara增加药物的适应症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这项大规模的3期临床试验包括了628名对传统治疗方法不敏感的中度到重度克罗恩病患者,其中绝大部分患者对抗TNF-α治疗不敏感。

临床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六周的治疗后,52%服用130mg Stelara (ustekinumab)的患者以及56%按6mg/kg体重服药的患者都对药物产生了临床应答,而安慰剂组只有29%。八周后(第二个临床试验终点),数据分别为47%和58%,而对照组是32%。

强生表示,在炎症性肠病调查(评估患有克罗恩病的患者生活质量)中,两个剂量的Stelara在C反应蛋白、粪便乳铁蛋白和钙网蛋白等炎症标志物的指标上,都表现出了显着的统计学意义 。

【10】NEJM:Tofacitinib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

FDA正在审查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口服JAK抑制剂tofacitinib在一项随机试验中显示出了具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前景。该研究结果于8月16日在线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据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William J. Sandborn医学博士和同事介绍,在一项剂量范围的Ⅱ期试验中,他们将194例患者分配接受该药或安慰剂治疗,近80%被给予最大剂量(15 mg,每日2次)的患者在8周时获得了临床反应,相比之下安慰剂组这一比例为42%。临床缓解见于多达48%的服用tofacitinib患者,安慰剂组只有10%的患者获得缓解。

研究者指出,副作用大体上与该药在治疗关节炎的研究中相似。通过抑制JAK-1和JAK-3 Janus激酶,tofacitinib(以前称为CP-690550)被认为可阻断6种白介素的活性,进而促进自身免疫病中的T细胞和B细胞活化。除了显示出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强的临床活性外,该药物在关于银屑病和器官移植排斥的小型试验中也有效。尽管JAK相关药物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尚不明确,但他们认为值得验证tofacitinib用于此适应证。

【11】强生Simponi获FDA批准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强生(JNJ)今天宣布,FDA已批准将Simponi( golimumab,戈利木单抗)用于中度至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患者的治疗。

Simponi为新一代全人源化的抗人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克隆抗体,能与可溶性和跨膜活性形式TNF-α结合,阻止其与TNF受体结合,从而抑制TNF的生物活性。

此前,FDA及加拿大卫生部已批准将Simponi与甲氨蝶呤(MTX)联用,来减少中度至重度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度至重度活动期银屑病关节炎(PsA)、改善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强直性脊柱炎(AS)成人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整理,欢迎转载!点击 获取授权 。更多资讯请下载生物谷APP.

生物谷更多精彩盘点!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