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拜耳万他维撤出中国,罕见病与利润?吃苦的肺动脉高压患者

  1. 万他维
  2. 中华慈善总会
  3. 拜耳

来源:医谷 2015-12-17 15:54

2015年12月10日,一封由1400余名患者、医生、人大代表、病友组织、社会人士联名签署的公开信,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被发送到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总部,希望其留下即将退出中国的肺动脉高压药“万他维”。

2015年12月10日,一封由1400余名患者、医生、人大代表、病友组织、社会人士联名签署的公开信,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被发送到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总部,希望其留下即将退出中国的肺动脉高压药“万他维”。

这一切源自半年前一封信。6月29日,中华慈善总会万他维患者援助项目办公室突然发出通知,终止万他维患者援助项目。通知中说,“由于捐赠方拜耳公司全球策略调整,万他维自2015年起将逐步退出中国市场”。

对于正在接受药物援助的患者来说,援助的终止,救命药退出,意味着他们将面临更大的经济负担和断药危机。

一纸通知,救命药断了!

“我的孩子已经不在了,但我希望这种药能留下来,因为患者真的很需要它。”

6月,浙江的喻女士从当地药商处得知万他维即将断药的消息,看着家中所剩不多的药,喻女士不得不给儿子开始减药。“从一天4支到一天3支,他还没有反应。后来存药越来越少,就减到一天2支,结果身体就很快出现问题。”

儿子小虎是一名肺动脉高压患者,2014年11月起开始通过慈善项目购买万他维,同时使用安立生坦和西地那非。服药近9个月时间,病情控制得很好。喻女士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减药后,儿子呼吸困难明显加重,早晚需要靠吸氧维持,最后连吸氧也没有效果了。本月初,29岁的小虎不幸离世。

万他维,即吸入用伊洛前列素溶液,这是一种专门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特效药物,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拜耳公司)生产,2006年经国家食药监局批准在国内上市,是目前获批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四种进口靶向药物之一。

按照正常的市场售价与使用剂量计算,用药30天,患者仅此一种药物的费用支出便达到49500元。这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灾难。“2006年的时候,全国都用不了十几例,太贵。”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柳志红说。

但这种情况很快便得到了改善。2008年,拜耳公司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共同设立了“中华慈善总会万他维患者援助项目”,实施“买一送四”的慈善援助。到2013年,赠药比例又上升到“买一送八”,这样一来,费用降到了5500元/30天,用药的人也便多了很多。

根据万他维援助项目官网的数字统计,自2008年5月份药品援助启动以来,截至2014年12月底,共计849名符合条件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以优惠的价格,享受到了拜耳公司与中华慈善总会一起带来的爱心援助。

然而,2015年6月29日的一纸通知,使援助终止。

“如果真的出现断药,我很难想象我的病会发展成什么样。”来自江西南昌的90后女生万伟是肺动脉高压患者之一,万他维对她来说意义重大。“一用药症状就减轻,一换药病情就加重。“在病情严重的时候,短短的200米路程,万伟需要走6分钟。而用药之后,6分钟的时间则能走到360米。

他们所在病友群中,每天都会有人发出这样的声音:药快没了,我该怎么办?

天价替代药品,难解用药困境

实际上,在小虎断药的最后阶段,医生提供了另外一种替代药品:瑞莫杜林。这款由UNITED THERAPEUTICS CORPORATION生产的药品,与万他维同属于前列环素类似物,售价9900元一支。母亲带着小虎从浙江赶到北京阜外医院,试了三支瑞莫杜林,效果却并不明显。第二次再想去试药时,小虎身体已经虚弱得无法出门了。

“有一部分患者对瑞莫杜林反应不好,甚至是吃了过敏都是有可能的。”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柳志红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本来国内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就少得可怜,如果万他维真的撤出,对于病人来讲确实是非常不利的。

价格上,瑞莫杜林一支9900元也让许多患者难以承受。 “现在已经花掉一座房子的钱了。”万伟告诉记者。为了攒够看病、用药的钱,万伟的父母卖掉了一套房子。父母二人都是普通的退休工人,每个月也仅有两三千块钱的退休工资,” 万伟也没有选择使用瑞莫杜林。

柳志红说,对于重症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临床首推的是瑞莫杜林,但价格太贵又无慈善援助,能用得起的人不多。

其实,即便是克服了价格困难,万他维的撤出仍然会对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产生重大影响。万他维除了有治疗作用以外,还是肺动脉高压诊断中,做血管反应试验的一种必须的试剂,且是目前国内能用的唯一试剂。一旦这个药撤了,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断也会出问题。

对于正在使用这款药物的患者而言,无疑并不希望万他维真的撤出中国市场。

据北京爱稀客肺动脉高压罕见病关爱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20.8%的患者对于药物退出中国表示非常恐惧,27.7%的患者表示非常担心断药或换药会影响目前的治疗效果,22.6%的患者担心出现心衰等紧急情况时无药可用,94.9%的患者表示如万他维援助项目得以延续,便会继续使用万他维。

柳志红估计,目前在国内,至少有两三万病人需要通过万他维进行治疗,如果不考虑经济因素,所有类型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都可以用万他维,但实际用上的人不多。根据中华慈善总会官网数据,国内目前肺动脉高压患者1200万人。

慈善援助与企业成本的两难

在写给拜耳公司的联名信发出后不久,国内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组织也收到来一封来自美国肺动脉高压协会的书信声援。这同样是一封写给拜耳公司首席执行官Marijin Dekkers先生的信。信中提及,在美国并未出现万他维退市的情况,因此对在中国市场的退出行为感到十分难以接受,并尖锐提问:难道中国患者的生命比不上美国患者的生命吗?

实际上,在《关于终止万他维患者援助项目的通知》中,已经明确的表述,援助项目终止是由于“捐赠方拜耳医药保健公司全球策略的调整,万他维自2015年起将逐步退出中国市场。”就是这一内容,在引起患者强烈反对之时,也有人质疑:为何单单要退出中国市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知记者,企业在罕见病药物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成本,这种药进入中国,只有几百人正在使用,也没有医疗保险支持,企业撤出也情理之中。不过,也有人认为,企业撤出之前,应妥善处理好患者用药问题。

北京爱稀客肺动脉高压罕见病关爱组织透露,关于推动万他维进入医保的工作一直在进行。去年,爱稀客海联合深圳地区的专业医生向当地社保部门提供过药物有效性的相关医学资料,试图将药物先纳入深圳重大疾病医疗保障体系。

在国内,并非没有爱心援助项目成功的先例。拜耳公司所生产的血友病患者所用药物“拜科奇”在中国便以“共付机制”,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地方慈善机构、医疗保险和患者共同承担治疗费用的模式,帮助中国甲型血友病患者获得了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而像中华慈善总会安维汀慈善援助项目(结直肠癌)则公开表明:如有因不可抗力或因特殊原因必须停止援助,我们会提前6个月通过多种渠道告知公众,对于已经预约成功和已经开始领药的患者,我们将保证这些患者的持续援助直至患者到达停药的标准。

在美国肺动脉高压协会给拜耳公司的信件中,便明确提出两个要求:1、对2015年7月1日起突然终止万他维慈善援助项目做出解释;2、为需要继续使用万他维的中国患者提供药物或者帮助他们过渡到其他方案,更正之前的错误决定。

一位接近拜耳公司内部的人士告诉记者,此次做出全球战略调整,确实是出于市场运行情况的考虑。关于接下来是否会有相关举措,帮助中国患者解决用药问题,或是帮助过渡到其他治理方案,记者分别致函中华慈善总会及拜耳大中华区总部,目前仍在等待回复。

慈善并不慈善

据E药经理人关于退出原因的调查中,也有部分受访者认为,拜耳公司决定退出万他维还跟中华慈善总会收取的项目管理费过高有关。一位不愿具名的患者组织负责人透露,参与援助项目的企业每年至少要交100万元的项目管理费。

E药经理人就赠药项目事宜咨询中华慈善总会项目办时,对方说:“具体的收费标准由工作量决定。总之,我们收的是很少的。”对于参与慈善赠药的企业平均每年需要向中华慈善总会交纳多少费用,对方一直避而不答,但却十分强调中华慈善总会对于项目办的绝对控制权,“项目办是我们的项目办”。这就意味着,中华慈善总会虽然不负担项目成本,但要决定项目办的人员配置。

数据来源:2014年中华慈善总会审计年报

关于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指肺动脉压力升高超过一定界值的一种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状态,可导致右心衰竭,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并发症,还可以是综合征。其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检测肺动脉平均压≥25mmHg。

依据病理表现、血流动力学特征以及临床诊治策略将肺动脉高压分为五大类:①动脉性肺动脉高压;②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③缺氧和/或肺部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④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⑤多种机制和/或不明机制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临床表现

肺动脉高压的症状是非特异的,早期可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可有如下表现:

1、呼吸困难

最早出现,也最常见。表现为进行性活动后气短,病情严重的在休息时也可出现。

2、疲劳、乏力、运动耐量减低

与心排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有关。

3、晕厥

心排量下降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

4、心绞痛或胸痛

右心缺血所致,与右心室肥厚冠状动脉灌流减少,心肌相对供血不足有关。

5、咯血

肺毛细血管前微血管瘤破裂所致。

6、声音嘶哑

肺动脉扩张压迫喉返神经所致。

7、右心衰的症状

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上腹胀痛,双下肢、会阴、腰骶部水肿,胸腹水,口唇、指尖、耳廓发绀,神经系统症状等。

8、某些类型肺动脉高压还会有原发病的症状

如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可有脱发、光敏、口腔溃疡、关节炎等。

最终导致死亡。(生物谷 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