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生物医药产业收购正当时?礼来不这么认为

  1. 兼并收购
  2. 研发
  3. 礼来

来源:生物谷 2015-08-17 12:00

在这如火如荼的收购大潮背后,让人不禁疑问生物医药产业是否产生泡沫?

2015年8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两年来,生物医药产业的一个热搜词就是兼并收购。我们时不时就会听到哪个生物医药巨头收购了某某公司,或是哪一笔收购案又刷新了某项记录。但是,在这如火如荼的收购大潮背后,让人不禁疑问生物医药产业是否产生泡沫?

查看过去一年生物医药产业发生的大事,生物谷小编发现几乎所有的生物医药巨头都涉足其中。除了“收购狂魔”辉瑞公司外,葛兰素史克、诺华、默沙东等巨头纷纷四处出击,在全球各地任性的“买买买”。不过礼来的掌门人John Lechleiter却不这么认为。

最近,Lechleiter在一个节目中表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随着收购兼并的进行,目前一些疗法或是公司已经变得过于昂贵。Lechleiter表示,相比于通过收购获得有前景的药物研发项目,礼来更倾向于加强自身的研发渠道。

Lechleiter还介绍了公司现有的两项重量级药物研究。其一是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Solanezumab。众多生物医药巨头都在阿尔兹海默症这片“雷区”吃尽苦头,礼来也不例外。Solanezumab此前就已经在两次临床三期研究中宣告失败。而此次礼来公司的研究人员卷土重来希望通过调整使用患者群体来为这种药物带来一线生机。而另一种药物则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evacetrapib。这种药物能够通过阻断CETP蛋白的表达水平而提高患者体内所谓的“良好”胆固醇的水平。Lechleiter认为evacetrapib能够显著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其因为心脏病诱发的住院率。

此前,他也曾经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有泡沫产生的迹象。因此,他认为现在明智的做法是让礼来置身事外,避免发起或卷入到收购大战中。

生物谷小编认为生物医药巨头进行兼并收购的原因各不相同。归结起来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研发一种药物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再加上“专利悬崖”的到来,众多巨头都面临着仿制药的挑战,因此挑选有前景的公司或疗法进行收购显然更省心省力。其次,美国生物医药公司的税率相对较高,通过收购,该国生物医药公司可以通过改变公司注册地点的方式来合理避税。最后,生物医药产业始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各大巨头需要始终加强自己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实力,因此兼并收购也成为了大势所趋。(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荐的原文链接:

Lilly's CEO keeps faith in the pipeline as biotech gets 'too expensiv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