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聚焦CRO&CMO产业动态 探寻发展机遇

  1. CMO
  2. CRO
  3. 合同制造
  4. 研发外包

来源:生物谷 2014-04-09 18:59

2014年5月8-9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生物医药合同外包产业发展论坛将在上海举办。

 


2014年4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2014年5月8-9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生物医药合同外包产业发展论坛将在上海举办。业内专家将就CRO、CMO的产业发展趋势,政策法规;行业管理规范化与国际化进程;药物临床开发研究的最新进展;全生命周期的CMO管理与市场准入;药物研发的创新合作模式等议题做详细的探讨。

中国成为医药研发外包的首选

仿制药企业的竞争、专利到期以及FDA日益频繁的严格审查。这些让药物开发企业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剧,因此效率的重要性远甚从前。制药和生物制药行业不再单独从事药物开发,研发经费逐年减少,但数目处于上升之中。这些经费越来越多地分配给众多的CRO。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由于技术、人才、物流和实验室养护等各方面成本相对较低,逐渐受到跨国制药巨头的青睐,这些跨国制药企业纷纷在中国等新兴工业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同时,全球知名的医药研发服务商纷纷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包括Quintiles、Covance和Kendles等。医药研发服务也逐渐从成熟的北美、欧洲市场向这些新兴市场转移,其中中国成为市场转移的重要目的地。

药品合同制造市场潜力巨大

近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研究数据表明,预计未来3年内药品合同制造市场(CMO)将大幅增长,全球制造市场2014年预计会增至约337亿美元。而未来两年内,随着制药公司面临重要的专利失效和越来越低的药品批准率,公司成本压力会越来越大。

有报道阿斯利康计划在2018年前将其所有的原料药生产外包,其中中国会占到很大的一部分,其他制药公司亦很可能会效仿。

分析认为,中国企业进军生物医药的合同生产不失为一个绝佳策略。不过,这种模型是有挑战的。因为这是一个崭新的行业,潜在客户需要通过很长时间才能签下合同,并且规模都很小。为了和跨国公司建立起关系和信任,完成合同的专用设备也是需要的,这又是一笔开支。尽管生物医药合同制造市场还处于早期,但市场潜力相当大。

据《浦东时报》报道,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积极配合上海市食药监局推进制订抗体药物CMO试点方案。这意味着,浦东新区有望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并进入实际操作的CMO试点地区。(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