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基因组所“肿瘤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获资助

  1. 基因组所
  2. 科技创新
  3. 系统生物学
  4. 肿瘤个体化

来源:北京基因组所 2012-11-19 10:08

近日,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百人计划”方向东、王前飞研究员, “杰出技术引进人才”吕雪梅研究员,以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百人计划”丁宝全研究员,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肿瘤医院张连海副主任医师等科研人员,组成的“肿瘤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经过中科院生物局和人教局的多轮遴选,成功获得资助。

近日,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百人计划”方向东、王前飞研究员, “杰出技术引进人才”吕雪梅研究员,以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百人计划”丁宝全研究员,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北京肿瘤医院张连海副主任医师等科研人员,组成的“肿瘤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经过中科院生物局和人教局的多轮遴选,成功获得资助。该团队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基于肿瘤个体中的突变和系统生物学分析,设计针对多个靶基因的治疗方案,开展小分子干扰RNA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制合适载体,将效应分子运输到肿瘤细胞内,通过阻断多个分子通路,扰乱细胞赖以生存的分子基础,最终将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缺乏有效诊疗手段而死亡率居高不下,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日益突显。肿瘤诊断与治疗技术的研发已成为科技和经济方面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面向我院“创新2020”,基因组所将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定位为:以基因组学理论与方法为引导,以发展大规模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能力为手段,以多学科、跨领域交叉合作为特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根据这一定位,基因组所提出的三大突破之一即为:以演化研究方法在肿瘤基因组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利用大规模的肿瘤基因组序列测定和信息分析,基于进化生物学和系统与计算生物学的原理,揭示癌症发生发展的基因突变规律和网络调控机制,最终发展癌症早期、准确、特异的防诊治新策略。

2010年中,基因组所与纳米科学中心和肿瘤医院建立合作联系,利用研究所拥有的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平台,共同开发肿瘤个体特异性的治疗策略。2011年3月,李家洋副院长与詹文龙副院长在院化学所和国家纳米中心调研,包括基因组所在内的院有关研究所领导围绕物质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结合各自的科研实践,提出了未来可能合作的创新点。在此基础上,基因组所吴仲义所长于2011年4月,邀请院相关研究所围绕揭示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举办跨领域、多学科交叉学科团队研讨会。2011年8月4日,基因组所与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在京联合组建 “肿瘤进化联合研究中心”(Center for Evolutionary Cancer Genomics, CECG)。

在过去几年中,基因组所在肿瘤基因组研究领域已经产生突破性成果,并发现肿瘤病例具有极强的个体特异性,由此产生发展肿瘤特异防诊治新策略的原创性研究思路。中科院“肿瘤个体化治疗和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的形成,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基因组所在以恶性肿瘤为代表的重大疾病的转化医学研究。(生物谷Bioon.com)

相关阅读: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向全球提供测序服务

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完成“猪源性H1N1型流感病毒”部分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工作

2009年北京基因组所承担、参与973项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