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信达生物获2018“亚太区年度IPO”暨年度“最佳香港股票发行奖”

信达生物制药(香港联交所代码:01801)宣布荣获《国际金融评论》(IFR)2018年度“亚太区年度IPO”(Asia-Pacific IPO) 暨《国际金融评论(亚洲)》(IFR Asia)2018年度“最佳香港股票发行奖”(Hong Kong Equity Issue)。 信达生物获2018“亚太区年度IPO”暨年度“最佳香港股票发行奖”   信达生物获2018“亚太区年度IPO

2019-02-27

4.2亿美元杀回CAR-T研发界,Kite创始人6个月时间携新公司1亿美元IPO

作为细胞治疗领域的新锐,Allogene Therapeutics公司的创始团队一直是其受备受关注与期待的一大原因,公司执行总裁和现任首席执行官均来自前Kite Pharma团队。2017年8日,制药巨头Gilead(吉利德)豪掷120亿美元收购Kite Pharma,并顺利携其 CAR-T 细胞产品 Yescarta 高调跻身肿瘤免疫第一梯队。David Chang, Arie Belldegr

2018-09-17

获基因泰克、辉瑞支持 蛋白降解公司Arvinas开启1亿美元IPO

  下一波生物技术企业IPO开始!日前,开发蛋白降解技术的生物医药公司Arvinas宣布,公司正在申请进行1亿美元的IPO融资。从公司在研管线看,Arvinas目前还没有进入临床的产品。Arvinas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基于蛋白质降解的新药的生物技术公司,成立于2013年,现在大约有50人,预计明年才扩招到75人,规模很小,运营模式是通过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其内部的研发管线。公司目前

2018-09-01

IPO的平安好医生恐难独善其身

  国家政策最新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于正处在探索阶段的互联网医疗来说犹如及时雨一般。这一政策的出台将互联网医疗推到“舞台”中央,各路看准时机,在互联网医疗市场大展身手。目前,市场上主要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有微医、平安好医生、丁香园等等,这些企业凭借着创新的运营模式在互联网医疗市场上风生水起,市场整体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成立仅4年

2018-05-17

5款新型CAR-T进入临床 Autolus这匹黑马宣布IPO融资1亿美金

 近日,致力于开发针对癌症的新一代CAR-T细胞疗法的Autolus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已经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一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IPO)申请文件,计划筹资1亿美元以上。这家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公司成立于2014年,截至2017年9月30日止,12个月的销售额为200万美元。公司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AUTL。1以势如破竹之态开启新药研发之旅

2018-05-10

万春医药纳斯达克成功IPO 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登陆”世界舞台

2017年3月9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时,万春医药(BeyondSpring)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BYSI,发行价为20美元,成为今年首家美股IPO的生物技术公司。而此前,在美国最高水平的癌症药物临床学

2017-03-10

汇仁药业频爆黑历史,IPO之路或“肾虚”

去年底,汇仁肾宝厂家汇仁药业的上市招股说明书在证监会网站上公布。根据招股书,汇仁药业计划募集19.83亿元。其中9.86亿元用于中成药生产线及仓储建设,4.46亿元用于品牌营销及渠道网络建设,4亿元用于医药研发,1.

2017-01-17

2017年生物科技公司IPO预测?远非业界所期

2017年1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去年,在美国只有28家生物制药公司设法完成IPO,是自2012年来的最差纪录。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的投资者称“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可以预见一个重复性趋势,或者也许只是稍有好转”。换言之,如果公众有总结SVB的2017年IPO预测,最可能得知的就是糟糕的行业状态。

2017-01-12

2017年生物医药IPO风云再起?

借壳上市似乎已经成为2016年生物医药资本市场的新潮流。尽管一些迹象表明2017年生物医药市场IPO似乎要再起波澜,但是药企们已经开始对借壳上市采取更为务实的态度。据统计,截止到目前,美股市场上已经有4-5家生物医药公司完成了反向收购(借壳),而这一数字在今年剩下的几个月中将进一步增加。分析人士甚至预计,在上次IPO大潮中登陆股市的生物医药公司中有20%-25%将成为未来潜在借壳上市的目标。

2016-09-27

医疗器械公司Obalon进行7500万IPO支持新型减肥设备上市

减肥一直是许多人关注的重点。与大多数人的看法不同,过度肥胖在科学家严重已经是一种疾病,有时简单的运动节食已经无法扭转这一问题。对于极度肥胖的患者,这一问题需要求助于药物甚至医疗器械。最近,一家名为Obalon的医疗器械公司申请进行总额达到7500万美元的IPO用于支持其开发的可吞咽减肥设备的推广。

2016-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