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发现,痤疮丙酸杆菌能够诱导表皮脂质合成,增强皮肤屏障

近期,《科学·进展》发表的一篇论文为我们揭开了痤疮丙酸杆菌好的一面。

2023-09-12

Science子刊:吴豪/刘玉田/李卓合作开发用于非侵入式监测术后游离皮瓣与再植断指的表皮生物传感器

研究团队受自然梯度结构的启发,通过调整铂(Pt)催化剂的扩散过程,制备出既具有自粘性又可稳定集成硅基芯片的具有梯度交联密度的PDMS(GCD-PDMS)。GCD-PDMS的一侧保持可调的粘性,使得传感

2023-05-23

NEJM:局部基因疗法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总的来说,这项3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局部给药B-VEC疗法能够显著促进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在3个月和6个月时的伤口完全愈合。

2022-12-21

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EB)基因疗法!B-VEC在美国申请上市:非侵入性、局部应用、可重复给药!

B-VEC采用凝胶剂型,将COL7A1基因2个拷贝递送至DEB伤口的皮肤细胞中,制造出功能性COL7蛋白,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治疗DEB,解决根本性的致病机制。

2022-06-24

Cancer Discovery:科学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型肺癌发生脑转移的可能机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变型肺癌在肺癌患者中占比高,其常用治疗药物为奥西替尼,该药疗效显着,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不足之处是接受治疗的患者仍然会发生癌症脑转移,其转移机制尚不清楚。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EGFR突变型肺癌患者的癌细胞

2022-02-23

JCB:揭示表皮干细胞迁移促进皮肤再生机制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东京医科牙科大学、爱媛大学、大阪大学和国际医疗福利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在受伤后修复皮肤的能力可能与它们向受伤处迁移的能力有关。

2021-10-17

研究发现抑制拟南芥表皮毛形成的机理

  表皮毛是陆生植物中一种常见的表皮细胞特化的结构,是植物响应并抵御外界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第一道防线。植物器官上的表皮毛可有效减少水分蒸发,抵御高温胁迫,减少紫外线对叶肉细胞的损伤,其尖锐的结构和一些特化腺毛的分泌物质可以保护植物避免动物取食和病原菌侵袭。表皮毛在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形成和分布受到严格精密地调控。如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真叶上具

2021-02-22

研究发现控制表皮细胞克隆性增殖有助降低皮肤癌风险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主导的一项研究发现,通过防晒等方法控制表皮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有助于降低皮肤癌发生率。昆士兰大学迪亚曼蒂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黄可宜告诉新华社记者,为更好地理解紫外线照射对皮肤癌变初始阶段的影响,研究团队利用基因工程对实验鼠的皮肤表皮干细胞添加了荧光标记,并在紫外线照射下追踪细胞的生长、退化和癌变情况。结果发现,毛囊周围的表皮细胞克隆性

2020-06-10

EB-101进入III期临床,治疗隐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DEB)!

2020年01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Abeona 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治疗严重疾病的基因疗法和细胞疗法。近日,该公司宣布,已获得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机构审查委员会(IRB)批准,启动关键性III期VIITAL试验,评估EB-101治疗隐性遗传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RDEB),这是一种以皮肤起水泡

2020-01-15

研究发现植物表皮蜡质合成新机制

  植物表皮蜡质对于减少水分蒸腾、提高耐旱性、减弱紫外光伤害以及抵抗病虫害等具有重要作用。蜡质主要由超长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醛、醇、烷烃、酮和酯类等)组成。超长链脂肪酸分别进入酰基还原途径生成偶数碳链的伯醇和酯类,脱羰途径生成偶数碳链的醛和奇数碳链的烷烃。在拟南芥茎表皮中烷烃进一步转化为仲醇和酮,而水稻等单子叶植物的叶表皮蜡质中却不含仲醇和酮。因此,烷烃被认为是单子叶植物脱羰途

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