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Plants:研究揭示绿藻光合作用状态转换调控的超分子结构基础

  绿藻是水体和土壤中常见的光合生物,作为有机物的原初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具有和植物相似的两个光系统——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II(PSII),通过捕光复合物I和II(LHCI和LHCII)吸收光能并将能量传递给两个光系统,完成光驱动的电子传递和能量转换过程。在光照条件多变的自然环境中,光能在两个光系统之间的分配可能不

2021-07-10

研究解析绿藻光合状态转换超分子复合体的三维结构

  光合作用作为重要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光合作用状态转换是光合膜在光环境变化条件下调节激发能在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II(PSII)间均衡分配的一种快速适应机制,通过PSII主要捕光天线(LHCII)在PSII和PSI之间的迁移和可逆结合,改变两个光系统的捕光截面大小,进而实现激发能均衡分配

2021-02-18

研究揭示绿藻适应南极环境的早期演化机制

生物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如何生存演化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生物学问题。目前,对于嗜冷生物生命活动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嗜冷酶的理解,而嗜冷酶是经过长期的突变积累和适应性演化形成的。那么,通过大气层流等途径到达永久性寒冷环境的微生物,在细胞内各种参与代谢的酶完成冷适应之前怎样在低温下保持一定的代谢活性和生长能力呢?这个问题对于理解生物如何适应南极等常年寒冷环境至关重要,然而

2019-12-09

港科大团队揭示蓝绿藻被病毒杀死的机制

 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团队近日揭示了环保细菌蓝绿藻被一种名为噬藻体的病毒杀死的机制,这项新发现有望提升蓝绿藻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未来将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据科大研究人员介绍,蓝绿藻在海洋中进行光合作用为海洋生物提供氧,地球逾20%的二氧化碳经由蓝绿藻吸收。然而,全球每天有近一半的蓝绿藻因被捕食或受病毒感染而死亡,其中噬藻体病毒每天杀死全球总量约五分之一的蓝绿藻。科大海洋科学系副教授曾庆璐领导

2019-10-08

绿藻和蓝藻浮游植物中存在的难降解脂肪族生物聚合物研究获进展

干酪根是分散在沉积岩中的不溶性大分子有机质,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有机质最为丰富的存在形式,但是,其来源、组成和结构,仍然非常不清楚;因为藻类(如绿藻和沟鞭藻等)中能够产生藻质素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干酪根通过藻质素选择性保存的形成机制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藻类可通过难降解生物聚合物(藻质素或类藻质素)的选择性保存作用成为沉积物和沉积岩中的干酪根前体,这是因为它们对微生物和化学降解具有很高的抵抗力。虽然

2019-07-06

研究揭示绿藻光系统I高效捕获及传递光能的分子机制

 3月8日,Nature Plants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常文瑞/李梅研究组与章新政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题为Antenna arrangement and energy transfer pathways of a green algal photosystem I-LHCI supercomplex,该项工作首次报道了莱茵衣藻光系统I-捕光复合物I(PSI-LHC

2019-03-14

这位中国科学家竟把绿藻基因转入人体治疗疾病

由于北方的天气开始转暖,小强开始活跃起来。有天晚上进门坐下来之后,发现门口趴着一只小强,一动不动。它显然是受到开门的惊吓,本能的静止下来,等到周围的气氛稍微正常,再伺机逃走。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都拥

2016-04-05

J Virol:科学家首次提出证据证实绿藻病毒可以渗入哺乳动物细胞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Vir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UNL)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给出直接证据表明,感染藻类的病毒可以在某些哺乳动物机体中侵袭并且发生潜在复制。

20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