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MA子刊:早睡早起1小时,能大大降低抑郁症风险

对于那些想要提前睡觉的人,Celine Vette 教授提供了以下建议:让你的白天保持明亮,夜晚保持黑暗。例如,早上晒晒太阳喝喝咖啡,如果可以的话,就步行或骑自行车去上班;晚上就把电子设备尽量调暗一些

2023-07-06

6万余女性研究发现,晚睡型人相较早睡型人糖尿病风险升高72%,即使排除生活方式影响仍增19%

考虑到睡眠类型不仅部分由遗传决定,而且很多人可能还受到工作要求的限制,因此可能很难改变,夜猫子姐妹们还是得多关注饮食和运动,才好身体倍儿棒呀!

2023-10-08

JAMA子刊:麻省理工&哈佛研究84万大样本发现,每天早睡早起1小时,患抑郁症风险降低23%

“最近我感到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我觉得好孤独,没有人关心我,我已经被所有人抛弃了;没有朋友,没有人能理解我;压力真的好大,实验又失败了,我真的一无是处”。

2023-07-14

早睡不早起,睡觉超过六个半小时,同样有患痴呆症的风险...

科学家们已经告诉我们最佳“睡觉时间”段,即22点至23点之间,睡早了,或睡太晚都会存在健康风险。现在最佳钻被窝的时间有了,那么最佳睡眠时长呢?首先,一定不要以为越多越好。任何事物,适量才是最好的,“少”即是"多”。睡眠是人与动物进化中高度保守的一种状态,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已经知道,睡眠不足会损害学习能力、记忆力、心脏、代谢和免疫功能,

2021-11-17

Molecular Psychiatry:生物钟紊乱或可增加抑郁风险,早睡早起的人更幸福!

昼夜节律,即人们常说的生物钟,已得到科学家的广泛研究。昼夜节律赋予了人类行为和生理学的时间模式,使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预期变化保持一致。可见,生物钟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1-06-08

生物钟学者释疑熬夜:强迫夜猫子型早睡不利于其健康

“最新出炉的诺贝尔奖得主喊你不熬夜了!”2017年首个揭晓的诺贝尔奖被授予发现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也让昼夜节律——生物钟研究成了热门搜索关键词。“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10月3日,昼夜节律分子机制研究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珞颖向澎湃新闻解释,“至少我们的研究显示,早鸟型(早睡早起)和夜猫子型(晚睡晚起)人群的生物钟是有差异的,强迫夜猫子型人早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他在不应该醒的时候醒

2017-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