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细胞图谱和“迷你胎盘”为人类怀孕提供了新的见解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构建胎盘如何发育并与子宫沟通的深入图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4月6日的Nature期刊上。

2023-04-20

“雄性怀孕”的进化之路:丢掉脾脏,平衡免疫,发展“育儿袋”结构

该研究发现并证实了海马基因单位点突变(tlx1A208T)导致其脾脏丢失的假设,首次提出了海龙科鱼类“脾脏丢失”与“雄性怀孕”协同进化的新观点。

2022-12-25

Nature子刊:怀孕期间对食物的渴望源自大脑分泌的多巴胺

这项小鼠研究表明,怀孕期间的食物渴望是由大脑奖励系统中的多巴胺信号驱动的。这些初步的研究结果还显示,这种饮食行为或对后代产生长期的代谢影响,这为了解妊娠相关的食物渴望的神经元基础带来了新启示。

2022-04-07

Science:怀孕期间暴露于内分泌干扰物的混合物负面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和语言习得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意大利米兰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和哥德堡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将人类群体研究与针对细胞和动物模型的实验联系起来,提供了证据表明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 EDC)的复杂混合物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和语言习得。通过他们的新方法,他们表明,多达54%的孕妇接触到了实验确定的令人担忧的EDC水平。

2022-02-21

Development:滋养层类器官或有望作为研究女性早期怀孕和妊娠并发症的有力工具!

来自剑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比较了人类胎盘的两种主要的实验模型,结果发现,名为滋养层类器官(trophoblast organoids)的3D胎盘细胞簇或许最适合用来调查母亲和胎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激素的分泌或病原体是如何感染子宫内的胎儿的,理解诸如上述过程或能帮助揭示女性孕期并发症发生的分子机理。

2021-11-18

为什么35岁以上女性怀孕更困难?原因可能在这...

根据2019年的《中国生育报告》调查显示,从1990年到2015年,中国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龄从24.1岁推迟到26.3岁。晚婚晚育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的选择。

2021-08-26

海军军医大学率先实现雄性大鼠怀孕,产下健康后代!

2021年6月16日,来自我国海军军医大学的刘玉环与张荣佳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刊登了题为A rat model of pregnancy in the male parabiont的研究[1],报道了他们利用异种共生(Parabiosis)成功实现雄性大鼠怀孕与分娩。

2021-06-19

JCI:为什么怀孕会提高器官移植排异反应的风险?

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怀孕期间,尽管母体对胎儿组织的T细胞反应变得耐受,从而有助于成功怀孕,但免疫系统中的体液反应部分反而会变得敏感,从而导致记忆B细胞的产生,后者可导致移植器官排异反应。

2021-01-05

研究揭示视黄酸对海马育儿袋发育与怀孕过程的调控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林强团队与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钱培元团队合作,以线纹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为研究对象,揭示视黄酸(Retinoic acid)在雄海马育儿袋形成和怀孕过程中的关键分子与生理调控机制(图1)。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The Innovation上。在动物界,繁殖过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