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ant Communications:构建大麦地方品种突变体库与TILLING技术平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创新团队联合中德多家科研单位,合作构建了中国大麦地方品种“哈铁系”的化学诱变突变体库,并建立了基于扩增子测序的经济高效鉴定基因组局部诱导突变技术(TILLING突变体筛选技术)。相关研究成果3月12日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

2022-03-22

Nature:研究解析大麦叶绿体PSI-NDH膜蛋白超大分子复合物空间结构

  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是在一系列镶嵌在光合膜上的蛋白质超分子机器中进行的,通过光驱动光系统II(PSII)和光系统I(PSI)反应中心电荷分离及光合电子传递,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TP和NADPH),用于暗反应二氧化碳固定。PSI和PSII催化两种类型光合电子传递,分别为线性电子传递和环式电子传递。在环式电子传递路径中,由NDH蛋白复合物

2021-12-13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大麦侧小穗发育调控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大麦花序由三联小穗构成,三联小穗中侧小穗结实与否产生了二棱和六棱大麦的分化。棱数直接影响籽粒产量,是大麦重要的驯化性状。已有研究表明,大麦棱型主要由Vrs1(six-rowed spike1)基因决定,已鉴定出7种主要的等位基因:二棱大麦中的Vrs1.b2、Vrs1.b3和Vrs1.b4和六棱大麦中的vrs1.a1、vrs1a2、vr

2021-06-25

大麦响应塑料微粒的生理机制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年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大量生产与广泛应用,塑料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来源主要是降解后的塑料碎片、合成纤维等。最新研究发现,塑料微粒在农田等陆地生态系统中已广泛存在。但是微塑料对作物生理响应过程及激素调控网络的影响仍未可知。为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人员联合东北师范大学团队

2021-03-25

研究人员在大麦中鉴定出两个淀粉合酶IIa自然变异体

  淀粉是麦谷类作物籽粒中含量较高的组分,对作物的产量、营养品质、健康价值和加工利用有重要影响。淀粉合酶IIa(starch synthase IIa,SSIIa)是作物淀粉合成中的关键酶,缺失或不足会造成麦谷类作物中支链淀粉链长分布改变、直链淀粉和膳食纤维含量增加、总淀粉含量和产量下降。关于水稻、玉米等作物中重要的SSIIa自然变异体研

2021-02-03

大麦适应性进化和物种形成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Advanced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农学院宋卫宁教授团队题为《Genomic and Phenotypic Divergence in Wild Barley Driven by Micro-geographic Adaptation》的研究文章。农学院已毕业博士生卞建新和江西农业大学青年教师崔立操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聂小军副教

2020-11-26

日本向“末日种子库”提交575个大麦样本

2011年的地震和海啸,促使日本冈山大学的大麦胚质研究中心决定将575个样本送入到末日种子银行中。

201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