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研究超28万人数据表明,养成这7种良好健康生活方式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57%!

说起抑郁症,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在如此“卷”的时代,压力无处不在,为了生计奔波劳累,为了学业拼命熬夜,濒临奔溃的情绪无法及时排解,日积月累,越来越多人患上抑郁症。当面对抑郁症的

2023-09-20

复旦大学研究者们为腰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有效治疗靶点

腰部疼痛(LBP)是45岁以下患者活动受限的最常见原因,大约五分之四的成年人在生活中会经历LBP,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腰椎间盘退行性变(IVDD)是临床上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

2023-07-26

复旦大学宫晔/肖雷合作揭示催产素改善脑出血后神经损伤的机制

催产素有望成为脑出血的潜在治疗药物,以期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

2023-06-22

复旦大学赵兴明/杨禹丞团队构建人脑非编码调控元件互作网络图,精细定位脑疾病基因

综上所述,该研究构建了人脑中的非编码调控元件互作网络的概览图,分析了其在神经细胞和组织中的特异性,并据此对脑疾病基因进行了系统而精准的定位,为理解脑疾病和行为认知表型的遗传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2023-07-28

上海复旦大学舒易来团队开发了一种遗传性耳聋理想的小鼠模型

先天性听力损失是儿童中最常见的感觉障碍之一,超过一半的病例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超过100个基因与综合征和非综合征性听力损失有关,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基因座、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座、x连锁基因座和线粒体基因座。

2023-05-23

Nature Medicine:复旦大学贾天野团队发现青少年精神健康障碍共有的神经机制

该研究利用从青春期到成年早期2000人的大型纵向随访队列(IMAGEN),并结合任务态功能连接组学和大脑-行为预测模型,确定了一个可表征长期跨精神健康风险(即跨外化和内化症状)的神经精神病理学NP因子

2023-05-01

复旦大学彭慧胜团队开发基于碳纳米管的仿生人工韧带,让跛脚绵羊恢复奔跑跳跃能力

这项研究表明,仿生自天然韧带结构的、分层排列的碳纳米管纤维与宿主骨骼结合得非常好,并且足够坚固,可以用于生成人工韧带。这种具有多尺度通道结构的人工韧带为解决韧带-骨关节高动态应力载荷修复的迫切临床问题

2023-05-10

复旦大学上海癌症中心叶定伟团队:环状RNA在泌尿系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前列腺癌、肾癌和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泌尿系肿瘤约占总肿瘤发病率的10%,前列腺癌占男性癌症病例的29%。手术是目前治疗泌尿系肿瘤最有效的方法,但5年生存率仍不能令人满意。

2023-04-23

复旦大学蒋晨/孙涛团队开发新型递药系统,触发转胞吞作用,增强胰腺癌治疗

该论文报道的药物递送系统由于其特殊的设计,较之传统设计显示出更好的肿瘤穿透性,并且在原位PDAC模型中显示出优异的抗肿瘤效果。此外,该递送系统具有高度兼容性,可以作为一个有潜力的药物递送平台

2023-04-18

复旦大学类脑研究院贾天野领衔国际合作团队发现青少年精神健康障碍共有的神经机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10至19岁的青少年人群中,有七分之一患有精神健康障碍;中国2021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16岁的在校学生中,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

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