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0华兴医疗峰会丨百济神州吴晓滨:中国与全球医药产业的破局与重塑

  1. 百济神州

来源:生物谷 2020-11-05 07:13

疫情阴霾下的医疗健康产业正以更快的速度蓬勃向前,中国更是凭借强大的检测能力以及疫苗研发能力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在上周举办的第八届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领袖峰会上,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总裁吴晓滨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疫情期间我国展现出的强大科技、生物技术真正让国人有了极大自信,中国式医药创新迭代势头也同样劲猛。此外,吴晓滨还认为“一带一路”将成为国内药企未来
疫情阴霾下的医疗健康产业正以更快的速度蓬勃向前,中国更是凭借强大的检测能力以及疫苗研发能力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在上周举办的第八届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领袖峰会上,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总裁吴晓滨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疫情期间我国展现出的强大科技、生物技术真正让国人有了极大自信,中国式医药创新迭代势头也同样劲猛。此外,吴晓滨还认为“一带一路”将成为国内药企未来国际化发展的新方向。

以下为演讲内容节选,希望能带给你启发,更多峰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演讲嘉宾: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总裁吴晓滨

手中有药,心中不慌

2020年是不平静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给全世界各国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疫情中,试剂盒检测、核酸检测对于防控疫情至关重要。2003年的非典时期,我们用了很长时间才查清到底什么是致病源,而这次我们第一时间完成了病毒测序。这一步十分关键,因为测序之后我们才可以做试剂盒,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等一系列工作。

最近欧洲疫情再次暴发,很多国家没有足够的检测能力,甚至只能把检测资源留给一线高风险的人群。这和我们国家的情况相去甚远,比如青岛,五天内就完成了千万人核酸检测,检测能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国家很快就控制住了疫情,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充足的试剂盒、有充分的检测能力。

而从治疗药物来看,参考部分患者在感染新冠后的主要方案,采用了包括中和抗体、瑞德西韦,以及一种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等进行治疗。其中好几种药物,在中国我们同样具备。比如中和抗体,从研发和生产能力来说,中国完全不落后于其他国家。包括百济神州在内,国内至少有五六家药厂都在做中和抗体,而且我相信中国的中和抗体一点都不比美国的差,有可能还会更好。

另外,百济神州一款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BTK抑制剂泽布替尼,之前已经在美国上市了,用于治疗一种淋巴瘤。现在发现这类抑制剂对于感染新冠的患者,在后期出现细胞因子风暴症状时可能会有一定疗效,当前泽布替尼已经在美国开始做二期临床试验

而从疫苗来看,现在世界上有11款进入三期的疫苗,中国有4个,很大概率我们国家将成为第一批能够生产疫苗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疫苗是全球的公共产品,我们选择供给全世界,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总体来看,疫情期间,我国展现出的强大科技、生物技术真正让国人有了非常大的自信心,因为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速度更快、产量更大的中国式创新

中国过去的创新药,基本上都依赖进口,中国企业生产的大部分是仿制药。虽然我国引进了很多进口新药,但是由于价格的原因,可及性、可负担性变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中国是人口超14亿的大国,不可能永远依赖进口的创新药来解决国内老百姓的需求。因此,过去的创新药在国内往往是高收入人群才能承担得起,这个局面是非良性的,人的生命不能用重新返贫、重新致贫来换取。2015年以来,国家药监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原来孕育在民间的生物制药、创新药的潜能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

中国式创新迭代的势头特别迅猛,当年国产家电颠覆世界格局的方式,也正在制药产业发生。以PD-1药物为例,如果没有本土的创新药,O药和K药在全世界,或者在中国至少要称霸很多年,但有了中国的企业同步研发,很快制出数十个PD-1/PD-L1抗体药物,如今,4款本土自主研发的国产PD-1药物在国内上市,极大地改变了市场的格局。

最畅销的PD-1药物K药在全球市场上高歌猛进,但在中国市场份额已经压到了30%以下,而这个趋势还在持续走低,现在趋势走高的全部是中国本土的PD-1药物,这些药不但价格好、疗效好,安全性也一点都不差,所以颠覆已经在中国发生了,一定也会促使世界其他地方发生。

再比如KRAS,这是近期全球一个新的热门靶点,目前全球还没有药物获批上市。国内包括百济神州在内,好几家公司已经开始临床试验了,发展的速度很快。过去全球制药业的逻辑是,药企如果有一个创新药,这个药可以让企业十年高枕无忧,没有竞争。但在中国这个逻辑被颠覆了,我们不仅可以做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而且能做得速度更快、数量更庞大。参考百济神州的一个靶点布局图,对于很多人体中的肿瘤、很多不同的肿瘤靶点都进行了布局,这不仅是百济神州的特点,也是中国创新药企的一个缩影。

这一切也是得益于在政策层面,国家近年不断鼓励医药行业发展重大创新项目,带动了产业的整体繁荣。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港交所18A推出后的一年半时间内,国内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募资净额超过350亿;国内科创版推出以来,生物科技公司募资超过270亿。可以看到,政策的放开和鼓励,极大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全球资金和人才的大量流入。

药企的国际化新方向

最后与大家分享两个数字:一是今年1月,安进以27亿美金对百济神州完成了部分股权投资,这也促成了全球生物制药领域金额最大的股权交易;另外一个是7月,百济神州完成了一笔金额为20.7亿美金的新发股权融资,这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史上生物科技公司新增发行规模最大的一笔股权融资。在这背后可以看出,全球资本长期看好中国生物制药产业未来的发展,也认可百济神州在中国创新药领域的领先地位。

那么,未来将要发生什么?过去我们都讲中国药企要走向世界,走向欧美,现在我们的确正在做到,像百济神州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已经走向了美国,也在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递交了上市申请。现在的一些美国药企也愿意接受并且能够引入中国创新药,与中国的企业进行合作,他们也意识到这个世界需要颠覆了。

但我想讲的国际化,还有另外一个方向——“一带一路”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覆盖了全球几十亿人口,但一直以来,这些国家没有发展自主创新药的能力,也承担不起欧美的创新药、专利药,所以这些国家有能力用药的只有特别富有的人,这就是过去在中国发生的事。现在中国有创新药了,这个局面已经被改变,但“一带一路”的国家现在还没有变化,我们的创新药为什么不拓展到那里呢?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逻辑性难题。因为现在全世界只认可欧美的创新药,认可欧美的批准。这个逻辑在过去是对的,但现在已经行不通了,因为现在有很多创新药来自中国智造。现在中国已经加入了ICH(即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如果能实现在ICH框架下的监管互认,未来创新药就不只是看美国和欧洲批准与否,中国也成为认证体系的一方,建立起多元化的认证体系,那么中国的制药工业就可以和检测公司一起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将更多治疗癌症、心血管病、慢性病、罕见病等疾病的药物,带到广大发展中国家,这是个民生工程,能够造福“一带一路”的几十亿人口。(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