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发表2篇新型冠状病毒论文,来自石正丽研究团队和张永振研究团队

  1. 病毒

来源:药明康德 2020-02-04 08:57

昨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以“加快评审文章”(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形式上线两篇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论文。这两篇备受关注的同行评议论文分别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领衔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永振教授领衔。对于自2019年12月开始从中国武汉流行的新型病毒性肺炎,石正丽研究团队鉴定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




昨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以“加快评审文章”(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形式上线两篇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论文。这两篇备受关注的同行评议论文分别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领衔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永振教授领衔。
对于自2019年12月开始从中国武汉流行的新型病毒性肺炎,石正丽研究团队鉴定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揭示了其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的相似性。这篇分析文章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最初来源于蝙蝠的证据,但研究者指出,此次爆发的动物来源尚待确认。
在疫情爆发初期,石正丽研究员与同事们分析了7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样本,其中6人为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内的工人。研究者从其中5名患者的样本中获取了病毒的全长度基因组序列,发现彼此之间几乎完全一致,相似度超过99.9%,并且与2003年引起SARS的冠状病毒有79.5%的序列一致。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2019-nCoV在全基因组水平上与一种蝙蝠冠状病毒有高达96%的相似度,表明蝙蝠可能是该冠状病毒的来源。
研究者根据冠状病毒基因组中变异性最高的片段开发了检测用的引物序列,可以快速将2019-nCoV与其他所有人类冠状病毒区分开。他们发现,其中5名患者收治初期的口腔拭子样本中即能检测到2019-nCoV,而在大约十天后再次核酸检测未有明显阳性结果。研究者推测最有可能的病毒传播途径是通过个体的呼吸道,但也表示,“并不能排除其他途径,仍需更多患者数据来进一步研究传播途径”。
而在这项研究中,“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确认,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使用相同的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进入细胞。”研究作者下结论。
这篇论文在1月23日公布于预印网站,研究者第一时间公开了他们的发现,昨日《自然》经过同行评议正式发表。
在背靠背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中,张永振教授的研究团队根据对2019-nCoV的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与此前在一种中国蝙蝠体内找到的一组SARS样冠状病毒密切相关。
张永振教授与同事们分析了一例41岁男性患者,为华南海鲜市场工人,其于2019年12月26日在武汉中心医院住院,表现出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包括发烧、胸闷和咳嗽。联合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和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患者表现出呼吸衰竭,治疗三天后病情无改善。
研究者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收集样本,通过基因组RNA测序,鉴定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对29903个核苷酸的完整病毒基因组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后发现,该病毒与蝙蝠体内发现的SARS样冠状病毒有89.1%的核苷酸相似性。从单个患者的分析中无法得出结论认为该冠状病毒是当前疫情爆发的原因,不过针对其他患者的独立调查研究证实了这项发现。
两项研究的测序序列分别可以在流感数据库GISAID和NCBI的SRA数据库中找到,病毒完整基因组已存入GenBank。这些共享的研究数据可以供全世界科研人员继续深入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的源头。
截至2020年2月3日,全球感染2019-nCoV的人数已超过1.7万人。我们期待更多研究数据和临床数据可以得到公布,追溯疫情爆发的来源,了解这种病毒的传播方式,以更好地指导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生物谷 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