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柳叶刀:“不化疗、不输液”治疗白血病新进展

  1. 白血病

来源:康健新视野 2018-06-07 19:22

  6月5日,《柳叶刀?肿瘤学》发布了一条重磅论文消息,北大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团队证明,对于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口服砷剂(RIF,oral arsenic realgar-Indigo naturalis formula)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方案,不劣于静脉砷剂(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联合ATRA 方案。这意味着,使用“不化疗、不输液

 

 

6月5日,《柳叶刀?肿瘤学》发布了一条重磅论文消息,北大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团队证明,对于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口服砷剂(RIF,oral arsenic realgar-Indigo naturalis formula)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方案,不劣于静脉砷剂(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联合ATRA 方案。这意味着,使用“不化疗、不输液”的完全口服砷剂方案替代静脉砷剂方案,用于治疗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可行性,将带来极大便利性。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曾被认为是进展最迅速的致命性白血病,但如今大多数患者是能够得到治愈的, 存活率超过90–95%。这主要得益于该领域内两大里程碑式进展:PML-RARA蛋白靶点的发现,以及针对该靶点的“全反式维甲酸 (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方案的临床开发。这类进展,也已经引发了医疗界的持续关注和讨论。

本次《柳叶刀?肿瘤学》报告中,黄晓军教授团队通过全国多中心3期随机对照非劣效性研究,入组了109名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配进入到口服砷剂方案(RIF-ATRA)组 (72例) 或静脉砷剂方案(三氧化二砷-ATRA)组 (37例),结果发现:

口服砷剂方案并不劣效于静脉砷剂方案,无论2年无事件生存率(97% vs 94% ),还是2年总生存率(100% vs 94% ),均无显着差别。

口服砷剂方案对比静脉砷剂方案,副作用与相似,且总体上副作用较轻。诱导治疗阶段,3-4级肝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9%和14%,3-4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3%和42%。静脉砷剂方案组有2例患者在诱导阶段死亡。

研究作者指出,这是首个对比口服砷剂方案与静脉砷剂方案用于非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无化疗的完全口服砷剂方案,可以为这类患者提供全新的一线治疗模式。口服砷剂方案使用很方便,患者在门诊甚至在家里,便可完成服用。

针对该研究,《柳叶刀?肿瘤学》专门配发评论指出,黄教授等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其中也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挑战。

口服砷剂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证实,且其使用便利性也令人称赞。这似乎让人们觉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管理,不再是令人担忧的临床问题。

尽管如此,血液肿瘤学领域的资深专家,仍然建议保持谨慎乐观,应当特别重视这类白血病的诱导治疗阶段常见严重并发症的管理,包括分化综合征和血栓出血性事件,仍可能导致早期死亡。

这类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潜在风险, 提示患者仍有必要常在医院接受治疗和管理,诱导治疗过程中的至少前2–3周,应在医院完成,有利于实施必要的严密临床和实验室监测、积极输血支持和其他应急的支持和治疗措施。(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