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生物谷专访—冉志华 教授

  1. 冉志华
  2. 生物谷

来源:生物谷 2018-01-19 16:43

生物谷:冉志华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此次接受生物谷的邀请来参加“2018第四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您一直致力于炎症性肠病这一疾病领域的研究,请问肠道微生物导致炎症性肠病(IBD)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如何检测?回答:目前研究认为肠道细菌可能通过如下一种或者多种途径参与 IBD 的发病:( 1) IBD 患者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内致病菌增多, 分泌肠毒素使肠上皮通透性增高; ( 2) 致病菌分泌
生物谷:冉志华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此次接受生物谷的邀请来参加“2018第四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您一直致力于炎症性肠病这一疾病领域的研究,请问肠道微生物导致炎症性肠病(IBD)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如何检测?



回答:目前研究认为肠道细菌可能通过如下一种或者多种途径参与 IBD 的发病:( 1) IBD 患者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内致病菌增多, 分泌肠毒素使肠上皮通透性增高; ( 2) 致病菌分泌免疫抑制蛋白, 导致黏膜免疫失调; ( 3) 增多的致病菌直接侵袭、 损伤肠上皮细胞, 破坏肠黏膜屏障; (4)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在 IBD 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微生物鉴定方法包括培养法和形态学法。之后,分子生物学技术16S rDNA和rRNA的方法得以开展,它是利用细菌可变区序列的差异对不同菌属和菌种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可以高分辨地从遗传水平研究微生物的多样性。新近,宏基因组学技术将肠道菌群的研究带入了新时代。


生物谷:您认为目前肠道微生物研究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回答:如何深入研究微生物组的功能及其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即研究消化道微生物组如何对人体健康发挥作用、疾病状态下的微生物组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对诊断治疗的作用和应用等。


生物谷:您怎么看益生元或益生菌对于微生态平衡的影响,是否有利于炎症性肠病病人的健康恢复?

回答: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有助于重建有益菌群,作用机制包括:通过降低肠腔pH值、分泌杀菌蛋白、阻止上皮细胞结合定植来抑制肠道致病菌;通过产生短链脂肪酸、增强黏膜屏障来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通过分泌和诱导IL-10、TGFβ、刺激分泌型lgA的分泌和减少TNFa的表达来调节免疫。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益生菌有助于诱导和维持缓解,以及防止术后复发,且对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后的储袋炎有效。克罗恩病患者中,尚无足够证据表明益生菌可以诱导和维持克罗恩病缓解,需要进一步大规模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明确


生物谷:就您而言,您觉得肠道微生态领域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如何?与国际上的研究相比我们又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

回答:肠道微生态是一个悠久而又年轻的领域,涉及许多基础和临床学科,目前众多的高等院校、医院、以及公司在开展相关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是近几年的研究热门。欧盟第七框架计划资助的MetaHIT计划的合作伙伴包括了来自中国、美国、丹麦、法国、日本、西班牙、英国、芬兰8个国家学术界和工业界的13个成员。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承担该计划中的200多个欧洲人肠道微生物样品的测序及后续生物信息分析工作。由此说明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在国际上也占一席之地。然而与国际上的研究相比,我们国内该领域还有待提高。而且很多基础研究与临床脱节,未能很好的进行合作。


生物谷:近年来,肠道微生组的相关研究吸引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除了炎症性肠病,在许多生理甚至精神性疾病的成因都在肠道微生物中找到了线索,请问您是怎样看待这一发展趋势的?

回答: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胃肠道四个微生态系统。以肠道微生态系统最为主要、最为复杂。肠道微生物可被称为肠道的另一“器官”,有百万亿微生物定居在肠道内,对宿主的肠道环境甚至整个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目前发现能够产生影响大脑结构、功能和发育的化学物质的微生物,还发现消化系统中的微生物与焦虑、帕金森症、自闭症、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相关。肠道微生物确实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是相关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很多重要的问题仍未被解决。


生物谷:本次大会将成立“中国肠道微生态与疾病转化联盟”,而您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作为此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您是怎么看待生物谷发起联盟这一举动的呢?

回答:目前很多基础研究与临床脱节,而临床研究又缺乏基础技术的支撑。成立“中国肠道微生态与疾病转化联盟”是应时而生,具有推动我国肠道微生态研究的里程碑意义。期望联合领域的机构,真正地开展技术分工合作,突破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提升微生态临床整体竞争力。


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2018(第四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