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西南大学发现家蚕体形体色分子新机制

  1. CRISPRCas9
  2. 家蚕体形体色
  3. 西南大学

来源:科学网/温才妃、郑劲松 2017-10-25 09:47

近日,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现家蚕中第一个鉴定到的具有同时影响幼虫体形和体色的多效性功能分子——BmorCPH24 基因。由教授代方银指导、博士研究生熊高等的原创研究论文《家蚕幼虫体形和着色受到一个新的表皮蛋白影响》在线发表在美国遗传学会出版的期刊《遗传学》上。该项研究从定位克隆被命名为“竹蚕”(Bamboo, Bo)的突变基因出发。Bo 蚕体节紧缩,节间部隆起,形似竹节,斑纹受

西南大学发现家蚕体形体色分子新机制

近日,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现家蚕中第一个鉴定到的具有同时影响幼虫体形和体色的多效性功能分子——BmorCPH24 基因。

由教授代方银指导、博士研究生熊高等的原创研究论文《家蚕幼虫体形和着色受到一个新的表皮蛋白影响》在线发表在美国遗传学会出版的期刊《遗传学》上。

该项研究从定位克隆被命名为“竹蚕”(Bamboo, Bo)的突变基因出发。Bo 蚕体节紧缩,节间部隆起,形似竹节,斑纹受到抑制,严重影响蜕皮和活动能力,显性遗传。研究小组将 Bo 突变基因导入其它显性遗传的斑纹突变体,发现 Bo 蚕中表皮蛋白基因 BmorCPH24 发生了无效突变,导致了遗传变异。进一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 在正常型 (Dazao) 蚕中敲除 BmorCPH24 基因,成功再现了与 Bo 一致的突变表型,证实了该基因的功能和定位克隆结果的可靠性。

课题组研究发现,BmorCPH24 基因为一个新进化出的基因,获得了同时控制幼虫体形和色素沉着的新功能。其发现对于理解昆虫生态学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启示,是昆虫对环境适应性的直观体现。(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