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17年诺奖预测:人类疱疹病毒重磅级研究解读!

  1. 孕妇
  2. 心脏病
  3. 疫苗
  4. 疱疹病毒
  5. 诺贝尔奖
  6. 风险

来源:本站原创 2017-09-26 21:37

10月诺贝尔奖月马上到来,随着颁奖时间越来越近,很多科学家们都开始预测2017年的诺奖获得者;从2002年开始,汤森路透社每年都会进行诺贝尔奖的预测,近期汤森路透公布了2017年的预测名单,其中共有四位科学家入选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包括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特聘教授张远(发现了人类疱疹病毒)、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癌症生物医学教授Lewis C. Cantley(发现了磷酸肌醇-3-激酶(PI3K)信

10月诺贝尔奖月马上到来,随着颁奖时间越来越近,很多科学家们都开始预测2017年的诺奖获得者;从2002年开始,汤森路透社每年都会进行诺贝尔奖的预测,近期汤森路透公布了2017年的预测名单,其中共有四位科学家入选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包括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特聘教授张远(发现了人类疱疹病毒)、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癌症生物医学教授Lewis C. Cantley(发现了磷酸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同时阐明了其在肿瘤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Karl J. Friston(在脑成像数据分析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小编对近年来人类疱疹病毒相关的研究进行盘点,分享给大家!

【1】mBio:有疱疹感染史的孕妇 后代或能免于被疱疹病毒感染

doi:10.1128/mBio.00678-17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mBio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达特茅斯Geisel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之前有1型单纯疱疹(HSV-1)病史的孕妇在机体中能够维持抵御该病毒的抗体,而且这种保护作用还能够传递给后代保护其免于病毒的侵袭。

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HSV-1小鼠模型以及成人和胎儿的解剖组织样本进行研究,他们发现,成年女性或雌性小鼠机体所产生的抵御HSV-1的抗体能够传递给未出生后代的神经系统中,从而抑制后代在出生后被感染以及感染出现扩散;研究者认为,给孕妇接种免疫来抵御HSV和其它感染或能明显帮助抑制胎儿患严重的脑部疾病。

研究者David A. Leib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揭开了母源性抗体在保护胎儿及新生儿神经系统免于病毒感染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母源性抗体在帮助新生儿神经系统抵御HSV上扮演着潜在的保护性角色。由于HSV-1通常和皮肤上的唇疱疹直接相关,这种感染还会诱发眼部感染,该病毒感染时美国最为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盲形式,其会进入到大脑中诱发脑部感染(脑炎发生)。当新生儿接触了被HSV-1感染的母亲机体中的病毒,往往是非常害怕的,这常常会诱发新生儿大脑损伤甚至死亡;HSV的感染影响着大约1/3200至1/10000比例的新生儿健康,甚至在进行抗病毒干预后,该病毒依然会诱发新生儿出现明显的脑部疾病。

【2】带状疱疹病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吗?

研究发现,在诊断后的数月和数年中,带状疱疹增加了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虽然这种联系的原因尚不清楚,但作者希望提高临床医生的意识。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旦一个人暴露于这种病毒,它可以保持在身体内处于休眠状态。

在某些情况下,多年后,病毒可以重新激活并引起疾病,这被称为带状疱疹。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并不完全清楚为什么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活跃。

带状疱疹的症状包括涉及水疱样疮的痛苦的皮疹。皮疹通常在身体或脸部一侧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形成,可持续长达14天。与带状疱疹相关的疼痛可能是巨大的,在某些情况下,皮疹发作后可以持续多年。这是一种称为疱疹后神经痛的病症。

在美国,估计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在某一时刻发展带状疱疹。带状疱疹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常见于60岁以后。美国每年约有100万个带状疱疹病例。

【3】JACC:带状疱疹或会增加个体患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doi:10.1016/j.jacc.2017.05.015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韩国首尔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感染带状疱疹(水痘病毒的“复活”)或能增加个体患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据美国CDC数据显示,在美国,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会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间患上带状疱疹,任何出水痘的人都会患上带状疱疹,然而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其患带状疱疹的风险就会增加。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韩国国家健康保险服务医学检查的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了新患带状疱疹、中风和心脏病发病的患者。

在2003年至2013年间,研究人员共对519,880名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在研究期间有23,233名个体都患上了带状疱疹,随后研究人员将最后一批共23,213名个体与相同数量的未患带状疱疹的患者进行匹配来作为研究对照。研究者发现,带状疱疹患者更倾向于女性个体,而且常见的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因子,比如老龄、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水平都在这些患者中非常常见;然而该研究组并不太可能吸烟,而且酒精摄入水平较低,锻炼水平相对较高,而且属于较高经济社会阶层的一部分。

【4】Cell Host Microbe:阐明单纯疱疹病毒开启感染及再度活化的分子机制

DOI:10.1016/j.chom.2017.03.007

单纯疱疹病毒(HSV)会持续机体一生,一旦人们被感染,这种病毒就会在其周期性再度激活诱发疾病之前进入休眠状态,很多年来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单纯疱疹病毒的生命和激活周期,如今,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系列蛋白复合物,这些蛋白复合物或许会被招募到病毒基因中来帮助刺激引发单纯疱疹病毒的初始感染和休眠后再度激活,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

研究者指出,调节这些蛋白复合物的环境压力因子也会诱发病毒再度激活;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大约有5亿被HSV-2感染的人群,而且有三分之二的人群都感染了HSV-1,这些病毒会引发一系列人类疾病,包括口腔疱疹到生殖器病变,再到严重的诱发机体失明的眼部疾病等;在婴儿中,HSV会引发神经性和发育性的问题,感染HSV的患者往往患获得性或传播性的HIV感染的风险会增加。

【5】Nat Microbiol:发现破坏疱疹病毒RNA运输的蛋白靶标

doi:10.1038/nmicrobiol.2016.201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方法阻止疱疹病毒劫持宿主细胞中该病毒进行复制和导致疾病所需的重要通路。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10月3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argeting the ATP-dependent formation of herpesvirus ribonucleoprotein particle assembly as an antiviral approach”。论文共同通信作者为来自利兹大学阿斯特伯里结构分子生物学中心的Adrian Whitehouse教授和Richard Foster博士。

Whitehouse教授说,“我们已花了数年时间证实在所有疱疹病毒中发现的一种蛋白招募宿主细胞中的一种被称作人TREX的蛋白复合体来协助稳定化和运输细胞核外的疱疹病毒RNA,这样它们能够表达为病毒蛋白。”

“如今我们鉴定出一种能够破坏这种至关重要的病毒-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化合物,从而阻止疱疹病毒复制和产生传染性的病毒颗粒。”

【6】我们为何会患上带状疱疹?又该如何接种疫苗来预防?

新闻阅读:Explainer: how do you get shingles and who should be vaccinated against it?

从11月1日起,70至79岁的老年人或许就能够免费注射带状疱疹疫苗了,带状疱疹是一种可怕的好发于老年人机体中的疾病,本文中我们就来看看带状疱疹到底是什么?其致病机制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又该对哪些群体进行疫苗注射来抵御带状疱疹呢?

带状疱疹是什么?

一旦位于皮肤神经根部休眠状态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度活化就会引发带状疱疹,而患者多半在早年间出过水痘。带状疱疹通常表现为机体一侧由单一神经供给的一片皮肤出现疼痛以及皮疹的发生,在皮疹出现之前疼痛往往会延续数天,有时候医生会将患者误诊为其它疾病。

带状疱疹病灶部位的疼痛通常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而这常常是带状疱疹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表现;疱疹后的神经痛(PHN)通常会持续存在,而且轻轻触碰患处还会诱发患者疼痛表现。目前针对疱疹后神经痛并无有效的疗法,尽管采用了多种复杂的疼痛疗法进行治疗,但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机体的疼痛表现都很难得到缓解,即使早期利用抗病毒和疼痛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疱疹后神经痛依然会发生。

【7】PLoS Pathog:利用CRISPR/Cas9有望靶向清除多种疱疹病毒感染

doi:10.1371/journal.ppat.1005701

大多数成年人携带着多种疱疹病毒。在初始的急性感染后,这些病毒在它们的宿主体内建立终生感染,并导致唇疱疹、角膜炎、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其他疾病。一些疱疹病毒还能够导致人们患上癌症。在潜伏性感染阶段,这些病毒长时间地保持潜伏状态,但是保持偶尔重新激活的能力。这种重新激活有可能导致人们患病。一项新的研究提示着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攻击疱疹病毒DNA能够抑制病毒复制,而且在一些情形下,能够导致病毒清除。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6月30日发表在PLoS Pathoge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RISPR/Cas9-Mediated Genome Editing of Herpesviruses Limits Productive and Latent Infections”。

CRISPR/Cas9系统靶向结合特异性的DNA序列,诱导靶DNA双链发生精确切割。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这样的切割能够被一种被称作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joining, NHEJ)的紧急修复系统快速地修复。NHEJ是高效的,但是并不很准确,因而经常导致一些DNA碱基在修复位点上插入或剔除。鉴于每次读取DNA时是按密码子(每个密码子由连续的三个碱基组成)读取的,在关键位点上发生的这些小的DNA序列变化经常破坏相应的基因和它的蛋白产物的功能。

【8】Nature:疱疹病毒如何哄骗机体免疫系统?

doi:10.1038/nature16506

有超过一半的美国人都被疱疹病毒感染过,这种病毒会通过干扰机体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来有效“打败”免疫系统;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捕捉到了疱疹病毒的原子图像,同时还揭示了病毒如何将自身插入到另外一种蛋白质之中,从而引发机体重要的免疫系统通路出现“故障”,相关研究阐明了疱疹病毒入侵免疫系统的特殊机制,为后期开发抵御该病毒感染的新型干预疗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当病毒进入到机体后,其就会在细胞中破解成碎片,随后小碎片就会释放到细胞外,这种小碎片就类似于条形码一样被免疫细胞扫描,当免疫细胞感知到其存在后就会对其实施攻击;其中一种名为TAP的关键运输蛋白就主要将病毒暴露于细胞表面,TAP可以扮演桥梁的角色运输病毒碎片进而通过内质网,随后到达细胞表面警醒免疫细胞病毒的存在。研究者表示,文章中我们揭示了病毒蛋白如何阻断TAP的功能,这主要会产生两种效应,第一就是病毒蛋白会妨碍正常蛋白的结合,其次是促进TAP运输蛋白出现构象问题。

【9】J Virol:中科院科学家揭示致瘤疱疹病毒形态学发生机制

doi:10.1128/JVI.00079-15

2015年2月25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邓红雨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期刊J Virol在线发表了名为“Tegument protein ORF33 of a gammaherpesvirus is associated with intranuclear capsids at an early stage of tegumentation proces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间质蛋白ORF33在细胞核内就可以结合到病毒颗粒上的生物学现象。

人γ疱疹病毒因能够引发恶性肿瘤而被称为致瘤疱疹病毒。众所周知,病毒裂解期复制对其致病性至关重要。而病毒颗粒形态发生和释放是病毒裂解期复制的一个必要步骤。疱疹病毒具由内向外依次为病毒基因组、衣壳、间质蛋白层和囊膜的四层结构,其中间质是疱疹病毒的独特结构,包含多种间质蛋白。疱疹病毒的形态发生是从细胞核内开始进行的,经过初级囊膜化,突破内核膜,进入核周质,然后经过去囊膜化,突破外核膜,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中获得大部分病毒结构蛋白,并借助细胞内的小泡系统运输到细胞膜,最终以成熟病毒颗粒的形式释放到细胞外。

【10】Cell Rep:疱疹病毒增强复制感染能力机制

doi:10.1016/j.celrep.2014.11.019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维斯拓研究院(The Wista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感染会引发机体细胞染色体端粒的重排,该研究或揭示了诸如疱疹病毒等病毒如何利用端粒重排的模式来抵御其它病毒并进行病毒自身的复制。

研究者Hilary Koprowski表示,我们都知道端粒在细胞一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我们想知道是否其在病毒复制或者保护病毒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中我们对HSV-1进行研究,该病毒是一种在健康细胞的细胞核中进行复制的攻击性病毒,而染色体和端粒就位于细胞核中。HSV-1通常不仅会引发唇疱疹,还会引发诸如脑炎、失明等严重的机体疾病。在美国大约65%的人群机体中都有针对该病毒相应的抗体,但该病毒的潜伏性感染却会周期性地激活来引发临床病症,目前并没有有效抑制HSV-1感染的疫苗。

研究者发现,HSV-1可以诱导包含RNA的重复端粒进行转录,随后病毒就会降解一种名为TPP1的端粒蛋白,TPP1是一种负责保护端粒的蛋白复合物,当病毒降解该蛋白后就会引发端粒重复DNA信号的缺失;当TPP1被抑制后,病毒就会增加复制的能力,这就表示,TPP1正常情况下可以保护机体抵御病毒的感染。(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更多精彩盘点!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